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將再次背離

http://www.CRNTT.com   2009-07-02 10:28:02  


 
            重新認識通脹預期的效應

  正如此次金融危機的直接誘因是虛擬經濟過度膨脹,從而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承受能力,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背離重現甚至加劇,可能是危機後經濟復甦和運行的一個常態。因此,雖然通脹不僅僅是一種“貨幣現象”,更是“經濟現象”,但在虛擬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經濟體系中,重新認識通脹預期的效應十分必要。

  毫無疑問,金融危機後全球監管層及時出台刺激政策並加大合作有效地在市場上形成了通脹預期,對全球經濟盡快走出低谷會起到重要作用。但筆者認為,通脹預期過快、過強的積累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亦不容忽視。

  首先,在實體經濟尚未真正回暖的背景下,通脹預期激升將致使大量資金進入資產市場而非實體經濟,這十分不利於實體經濟的盡快復甦。

  其次,金融終歸受制於經濟,通脹預期與資產價格之間的循環式上升容易積聚資產價格泡沫,這種“空中樓閣式”的假性繁榮不利於經濟的總量復甦,更有害於危機後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實踐證明,用下一個更大的泡沫去取代前一個泡沫將導致危機的大浪淘沙功效難以自動生成。

  其三,按照傳統貨幣供應學派的觀點,貨幣供應量高增長對物價的影響存在滯後,這取決於傳導路徑的暢通程度以及監管部門應對通脹的措施等多種因素,但事實表明,這種時滯可能會隨著現代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不斷縮短。換句話說,通脹預期的持續激升與真實通脹的轉換可能會快於傳統經濟學的推論。

  其四,對中國來說,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在不斷擴大內需的過程中,與通脹預期相伴的大宗商品價格快速攀升,將加劇輸入型通脹壓力。尤其是在跨境資本流動加快、美元貶值預期強化以及中國經濟形勢好於預期的背景下,境外短期資金對中國經濟回升的負面影響不得不防。

  總之,筆者認為,即便短期內調控天平要更多地偏向反通縮,但基於現代經濟的新特點及通脹預期強大的“自我實現”效應,我們可能需要更準確地認識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通脹預期與真實通脹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避免歷史的簡單重演。

             需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

  在當前中國經濟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刻,“堅定不移地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十分必要,但基於目前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政策的關鍵點可能還需進一步落實到不斷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上,重點在於:第一,進一步加強信貸資金流向監測,不斷改善信貸投放結構,並合理引導通脹預期;第二,降低民間投資准入門檻,大力啟動民間投資,花大力氣切實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同時加大社保、醫療及教育投入;第三,加強國際監管協調與合作,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及區域化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