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文藝電影 能否再現光芒

http://www.CRNTT.com   2009-05-10 09:37:14  


香港需要有思想深度的電影
  中評社香港5月10日訊/資深出版人、作家上官泰芙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文藝片和大師鳳毛麟角”。作者表示“香港的功夫片舉世聞名,好幾個武術宗派都因電影而發揚光大,其實還可發掘不少材料,拍成好看而有世界影響的片子。香港的文藝片則大大不如日、韓。如果我們仔細回顧近二十年來日、韓的文藝片,恐會大吃一驚:人家已出好幾個大師(文藝),香港呢?有是有,卻似乎今不如昔吧!我們期盼香港影圈百花齊放,文藝電影能再閃現光芒,出現經典之作!”文章内容如下:

  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雖已落幕,但其風波仍未平息。那些八卦和花邊新聞遠比電影得失似乎還要熱鬧。固然是非還是有的,但兩家電視台的恩怨終究在時過境遷之後會變成過眼雲煙,在電影史上縱然留下蛛絲馬跡,也不會有多大意思;相反,探討一下幾部在金像獎上比拼的電影的特徵和得失,看一看它們在發展、復興香港電影產業方面有何啟發,反而有意義得多了。

          金像電影頗堪細味

  四部被提名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是寫實文藝片;《葉問》是功夫片;《赤壁》是歷史戰爭大片;《証人》是警匪片。將不同類型的電影拿來提名,看來有一點巧合,卻也在巧合中顯示一點意義。仿照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競逐方法,電影並不分類型。香港康文署轄下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兩年度一次的中文文學雙年獎(以書為單元),小說也不分題材。但總覺得不分類很難比,例如金庸的系列武俠小說就不宜與劉以鬯的系列創意小說傑作相提並論和評比,畢竟它們的對象和價值都不同。縱然同屬武俠小說,梁羽生和金庸可以比了吧?也只能說各有千秋,何況還要加上評家們的偏好和個人喜惡。因此,電影獎將不同類型的電影拿來提名一起比拼、競逐,就難免令人有無可奈何、勉為其難、力求共享的感覺。

  先看一看四種類型電影在香港發展的狀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是香港文藝片的黃金巔峰期,長、鳳、新、邵氏等公司都不乏代表作。七十年代迄今,文藝片一路走下坡,每下愈況。縱有拍攝和上映,也以愛情為主,或在寫實中穿插愛情元素,也確產生過一些代表作,但如沙裡淘金頗為珍稀。因此,《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導、編獲獎,並產生影后和最佳女配角,而難獲最佳電影,認真說起來,它還是比過去一些香港文藝電影遜色的。編劇獲最佳,被肯定,畢竟它較之其他幾部,原創意味最強。這是本人的看法:《葉問》有人物原型和相關事跡可供參考取捨;《赤壁》在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已有基本的大架構,人物個性基本已定型;《証人》主要是動作戲,情節有個基本設計就可以。所有的難度都沒有基本上全要創作的《天水圍的日與夜》高。頒獎給編劇者呂筱華,實在包含著肯定和鼓勵之意,希望編劇者能多寫具有創意的作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