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融危機中的中國經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09-02-11 07:10:14  


 
  第二,原發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只是引發了正在醞釀中的中國生產過剩危機。對於目前中國經濟所發生的問題,實際上既可以看作是世界性金融危機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危機過程。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中國進入從生活必需品時代向耐用消費品時代轉型的過程。但正如此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發生的過程那樣,這個轉型是相當艱難的。如果一個社會的生產已經全面轉向耐用消費品,而同時該社會還形不成全面消費內用消費品的條件,生產過剩危機就有可能形成。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的 “內需不足,市場疲軟”現象,就是這種生產過剩危機的端倪。不過,加速的全球化過程,特別是由於西方發達國家製造業外移過程對 “中國製造”的需求,緩解了這個問題。有一種看法認為,如果沒有新全球化的影響,中國早在2005年就會進入傳統市場經濟式的生產過剩危機,新全球化使中國面臨的危機得以遲緩,但也在被推遲後以更大的程度出現。而這種危機的發生,會取決於許多可能的引爆因素。克拉斯穆爾.佩佐夫在2004年寫就的 《中國的大蕭條》一文中就指出,以下幾種情形可能會成為中國蕭條的觸發點: (1)一場世界範圍的貨幣、銀行或者衍生產品危機; (2)美國的一次衰退; (3)扼制通貨膨脹的措施; (4)中國失去貿易盈餘; (5)一場石油供應危機。當然,這不是說中國目前的經濟問題與這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沒有關係。但這種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引爆的關係,或者說是擠壓金融泡沫和資產泡沫的過程演變為擠壓中國生產過剩的過程。這是我們分析這次危機中一些重要問題的前提,而對經濟危機社會後果的討論,也必須建立在這樣一種前提的基礎之上。 

  第三,生產過剩危機將會是我們今後要不時面對的一個問題。改革開放30年中中國的經濟發展,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轉型期的非常規發展過程。但在30年後的今天,這種非常規發展過程將會逐步轉變為一種常規的發展過程。在常規性發展中,有兩個問題是必須加以正視的:第一,正如經濟學家指出的那樣,中國將告別兩位數高增長時代,我們也許要習慣一位數的增長。當然,這種變化也許是在幾年之後。第二,生產過剩危機將可能周期性發作。西方發達國家在兩次大戰之間用了差不多30年的時間才真正完成從生活必需品時代向耐用消費品時代的轉型,其間要解決消費信貸、城市化、中產階層發育、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等一系列問題。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的不時爆發就是不可避免的。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直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有兩種誤解。一是以為這場金融危機只是一個插曲,插曲總會過去,一旦插曲過去,一切又可以回覆往常。二是以為就中國本身的發展來說,這次的危機是一個偶然性的事件,而且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這兩種誤解將會導致我們對今天和將來的一些重大問題做出錯誤的判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