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本主義當成為中國政改的核心概念

http://www.CRNTT.com   2008-12-23 20:09:59  


 

  不管怎樣,人本主義意味著在當政者和社會群體之間存在著或者顯性的(西方)或者隱性的(中國)契約。執政者執政必須以人為本。一旦執政者偏離人本,其合法性就會消失。

西方人本主義教育持續數世紀

  儘管中國具有豐厚的人本傳統,但是要人本主義成為指導黨政官員的行為準則或者凝聚改革的社會支持力量並非容易。

  承認和接受了人本概念是一回事,但人本主義遠非執政黨的意識形態的主流。很多年來,有關方面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政治學習運動,但是並沒有出現一場持續的人本主義教育運動。沒有長期的人本教育,黨政官員很難達成人本共識。

  實際上,在執政黨內部,仍然有些人對人本抱很大的懷疑態度。本欄(9月30日)曾經強調,如果沒有一場持續的人本主義教育運動,人本主義很難影響黨政官員的行為。在西方,人本主義教育持續多個世紀,才發展成為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文明。

  人本主義更難以體現在制度層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受新自由主義影響很大,很難看得到人本主義對經濟體制的影響。

  直到本世紀以來,當執政者開始進行社會改革的時候,才開始希望把人本主義體現在制度層面。但如上所說,因為各方面的阻力,社會改革的很多方面並不理想。

  最能够體現人本理念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制度更多的還是反映出新自由主義的特色。黨政官員的行為更不用說了。儘管很多官員口頭上也會談論人本主義,但在實際行為層面,除了自私自利主義外,別無其他任何主義。

  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政治家走的是一條主義立國路線。(應當說,在任何國家,都是主義立國的。)現在要由主義來引導政治改革,通過改革來提升制度。

  在沒有了強人政治之後,主義尤其顯得重要。只有主義才能達成執政黨的內部共識,才能達成社會的共識,才能達成社會和執政黨之間的共識,因此也只有主義才能聚集改革的社會力量。

  在中國,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來說,除了人本主義,還看不出其他任何主義能够扮演這樣一個角色。人本主義不能確立,政治改革會繼續缺失方向,繼續缺失支持力量。

(作者是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