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兩族論”與台灣“國族”謬誤

http://www.CRNTT.com   2024-11-25 00:02:11  


 
  東德提出“兩族論”的直接原因是回應勃蘭特關於兩德關係的新主張。1969年10月,勃蘭特當選為西德總理,他提出“一個德意志民族中的兩個德意志國家”,并建議雙方以平等關係開展談判的新兩德政策,相當於接受了東德提出的“一族兩國”論。但烏布利希在回應勃蘭特新主張時,明確反對西德利用德意志民族情感和兩德特殊關係來尋求德國的統一。⑤1970年上半年,烏布利希提出德意志民族已經是一個虛構的民族共同體,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已經不復存在,并把東德稱為“社會主義德意志民族的國家”(the socialist German nation-state),而不再是“德意志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the socialist state of the German nation)。烏布利希辭職後,東德執政黨新任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推行更加激進的民族分離主義政策。在給東德執政黨政治局的報告中,昂納克認為:“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已經被二戰以及美國、西德帝國主義的所作所為摧毀。”1971年5月,昂納克給蘇共中央的報告中批評勃蘭特的德國政策,認為“勃蘭特所聲稱的‘我們仍然都是德國人和仍然屬於一個德意志民族’,目的是說服其他國家推遲承認民主德國,并在此基礎上干擾兩個德國內部的對話”“他(勃蘭特)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在民族的共同基礎上推動兩個德國相互接近,把民主德國吞并在聯邦德國之中并摧毀民主德國”。1971年7月,東德執政黨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昂納克完整提出了“兩族論”的主張:“聯邦德國是一個資產階級民族繼續存在的國家,那裡的民族問題是由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決定的,而在民主德國,一個社會主義民族(a socialist nation)正在發展。”按照東德執政黨文件,一個完整的德意志民族的概念已壽終正寢,民主德國完全是另一個民族的國家,這個民族是一個根本不同於西德資產階級民族的“社會主義民族”。⑥以“兩族論”為基礎,東德開始了法律制度、國家象徵以及政府機關、廣播電台等公共機構名稱的“去德意志化”(De- Germanisation),“德國”“德意志”等表徵“整個德國”的詞彙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政權符號。1974年東德修改憲法,删除了“德意志民族”“德國統一”“德意志社會主義國家”等表述,“兩族論”在東德正式獲得了法定地位。

  東德的“兩族論”已經隨著兩德統一而煙消雲散。即便在東德存續時期,“兩族論”也沒有獲得東德民衆的普遍支持,東德領導人亦多次微調“兩族論”,為這個完全生造的理論打上補丁。昂納克認為,民主德國公民的國籍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族是社會主義民族,民族性是德意志。⑦到1976年,東德執政黨的一份報告承認在東德的“社會主義民族”(the socialist nation in the GDR)就是德意志,強調東德社會主義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對德意志人民整個歷史上創造的豐富遺產都負有責任。這些言論默認作為整體的德意志民族依然存在。東德的“兩族論”及其歷史命運,暗示了“兩族論”的可能遭遇和前景。作為一個與文化、語言、血緣、習慣等密切相關的民族概念,能否單憑意識形態或者其他政治上的原因予以創造和分割,這本身就構成了民族學上的一個重要議題。東德的“兩族論”留下了很多在時間上影響至今、在範圍上延伸出德國的遺跡,如“兩族論”的理論構造方法,“兩族論”在制度層面的表現方式,“兩族論”之下“去民族化”的操作方法等,這些遺跡依然對國家“統獨”問題產生作用,這也是當下仍有必要回顧東德“兩族論”的原因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