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一百年 新時代黃埔精神現實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4-09-05 00:00:50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68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擊了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勢力,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但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後,復辟帝制,推翻共和,變亂迭起,民國有其名無其實,列強環伺,軍閥割據,“南北紛爭,兵災迭見,市廛騷擾,閭閻為墟,盜匪乘隙,縱橫靡忌,百業凋殘,老弱轉徙,人民顛連困苦之情狀,怵目恫心。”①孫中山慨嘆“吾黨自辛亥迄今,垂十三年,國內軍閥官僚之橫暴日甚一日,國外帝國主義之侵略日迫一日”。②“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仍是當時中國社會的最大課題,成為志士仁人全力以赴的奮鬥目標。

  孫中山立志救國救民,第一個響亮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他提出“使中國脫除軍閥與夫帝國主義之壓迫,以遂其再造。夫以積弱而分裂之中國,而自然之富甲於天下;故為保障亞洲及世界之和平計,其最善及惟一之方,惟有速圖中國之統一及解放”。③他大聲疾呼:“中國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別人瓜分自己的國家,我們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④孫中山指出:“統一成而後一切興革乃有可言,財政、實業、教育諸端始獲次第為理,國民意志方與以自由發舒,而不為強力所蔽障。”⑤孫中山體認到,一旦統一,必將形成對國家建設和發展的無可比擬的推進力量。由此中國“將來定可為世界一等強國”“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擔負這個責任,便是我們民族的真精神”。⑥這就是孫中山揭示的中國統一及解放同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發達、世界和平進步息息相關。

  但現實是殘酷的,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孫中山先後發動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都失敗了。尤其是陳炯明發動“六一六”兵變,是孫中山一生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多次失敗讓孫中山深刻認識到,要想打倒軍閥,統一中國,必然掌握軍隊,開展革命武裝鬥爭。孫中山晚年在思想上、政治上發生了轉變,主要表現在:一是改組國民黨;二是跟共產黨合作。

  1924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主持會議。大會確立了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在共產黨人的建議下,會議決定創辦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孫中山親自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毛主席說:“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曾經因為孫先生與共產黨合作加以堅決執行而取得人民的信仰,成為1924年至1927年的勝利的革命的旗幟。”⑦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孫中山指出:“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麼希望呢?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有了這種好骨幹,成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事業便可以成功。如果沒有革命軍,中國的革命永遠還是要失敗。所以,今天在這裡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強調“革命事業,就是救國救民”。“革命軍是救國救民的軍人,諸君都是將來革命的骨幹,都擔負著救國救民的責任。”“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衹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一心一意來革命,才可以達到革命的目的。”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