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載皓:“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相互共存

http://www.CRNTT.com   2023-02-14 00:09:30  


 
  現代化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期以改革開放的形式真正開始。2012年習近平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未來的使命是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二個100年目標分為兩個階段,2020年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至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習主席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宣言已經讓人心懷信心。現代化並不局限於西方的方法,它試圖證明中國的發展道路是一種選擇。如上所述,中國的現代化不是簡單的西化,而是中國過去100年的生存戰略,是中體西用的歷史試錯結果。中國現代化是中國的、依靠中國、為了中國的現代化。這是中國的目標和意志,過程和結果。從被動態勢到主動態勢的DNA轉變,現在正在形成競爭力。

  然而,中國式現代化也有挑戰。首先,必須從內部解決社會階層分化、經濟問題深化、政治改革演變等各種問題。有必要在政治制度、經濟模式、外交與安全、環境政策等方面證明國際社會可以接受的透明度。中國式模式、中國式共識要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還需要制度的自我淨化能力和創新努力。最重要的是,要使中國式現代化成為一種選擇,它必須是中國式的現代化。中國模式不應該是我們以前見過的以犧牲某人為代價的西方“擠壓”式現代化,它應該是一種基於包容、開放和貢獻的相互共存的現代化。如果這些都成為可能,國際社會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期待和接受度就會增加。

  (黃載皓: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研究學部教授,韓國全球戰略與合作研究院院長,中評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