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數據:民生經濟風險 前所未有

http://www.CRNTT.com   2022-04-04 00:07:15  


圖8 香港社交媒體對本屆特區政府任內財政預算案的平均關注度及負面情緒佔比變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9 今年財政預算案發佈後港人對派現金、派消費券的關注度及支持度比較(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如圖8所示,在上述急需紓困救急的民意氛圍下,特區政府在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反而在創下近年來最低的負面情緒(僅佔36%)。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因為今年財政預算案仍以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為方向,包括電子消費券額度倍增至一萬元、繼續補貼電費和減免差餉、放寬購房按揭成數、租金扣稅等,基本上與主流民意期盼一致;二是因為相較過去不少市民在對經濟預期較樂觀的情況下,還有“餘力”對財政預算案指指點點,由於今年的經濟實在難言樂觀,大部分市民產生了“有好過冇”的無奈心態,不再像過去那樣動輒以質疑、挑剔的眼光看待相關措施。

  不過,如圖9所示,港府派一萬元電子消費券的計劃固然獲得超過七成的支持度,但有關派現金的呼籲的關注度更高,支持度也突破八成。不少市民認為,目前香港民生之困已經不再是如何刺激消費,而是連最基本的還貸、交房租都難以負擔的問題,顯然消費券用途較窄,不如改為相同額度的“全民派錢”來得實在。還有觀點批評,對社會中下層及中老年市民來說,電子消費券無法在街市、攤販和兩餸飯等廉價商鋪使用,既救不了基層市民也幫不了底層商販,質疑政府決策仍然相當“離地”。

  此外,還有觀點注意到,因為疫情等各種影響,近年來特區政府公共開支不斷擴張,用於強制檢測和隔離措施就至少耗費540億公帑,再加上未來“北部都會區”預留一千億,但目前香港外匯儲備已經連月下跌、港股市值不斷縮水,擔憂未來特區政府將面臨財務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