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
中評智庫:敵化建構下 兩岸無和平 | |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00:02:36 |
國際關係學界普遍接受的定義是,無政府性即缺乏有政治權威的中央政府,亦即華爾茲所說的“缺乏全體系範疇的權威機構”〔3〕和基歐漢所說的“世界政治中缺乏一個共同的政府”。〔4〕幾乎所有國際關係的理論研究都認為,無政府性是國際體系的固有屬性,也是國家行為體的國際行為的根本原因,因而也就成為國際關係的第一推動,成為一切國際關係研究的起點。〔5〕 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應運而生並迅速發展。美國學者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 Wendt)提出了建構主義的兩個核心概念:一、人類的社會結構是由人類社會的主流觀點塑造成的,而不是由物質力量驅使成的;二、社會舞台上出現的角色受到的影響來自於他們的認同和利益,而不是本性。建構主義認為行為體與結構是互相建構的,認為人、組織或國家的行為都是社會建構的,並不遵循一個不變的秩序或原理。 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主張應從社會學視角看待世界政治,注重國際關係中所存在的社會規範結構而不是經濟物質結構,建構主義強調觀念、規範和文化在國家行為及利益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建構性作用。溫特在他的集大成之作《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中全面提出了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理論。他認為國際體系結構不僅影響了作為個體施動者的國家的行為,而且更能夠影響國家的身份與利益。前一種影響溫特稱之為國際體系結構對國家行為的因果作用,而後一種則是他所謂的國際體系結構對國家身份與利益的建構作用。 溫特認為國際體系或國際結構不單是物質現象,還是理念現象,在物質世界(指行為主體在一定社會中所處的相對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物質的實力分配的狀況)之外,還存在一個意義與知識的世界——由“共有的理念”所組成的世界(指的是行為主體行為的文化內容,譬如構成社會主流特徵的信仰、規範、理念和認識等)。〔6〕這個世界可以看作是行為主體對其周圍世界的解釋和理解,具體體現為各種觀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與交鋒。通過如此的理念交流,國與國之間會形成對彼此的“認知”和“態度”,而這種“認知”與“態度”的總和,就構成了國際體系的“主觀結構”。依照建構主義的觀點,社會結構由三種基本成分構成:可以分享的知識、物質資源以及實踐。溫特認為,對於人類的行為來講,祇有通過共享的知識結構,物質資源才被賦予含義。具體來說,各行為主體對理解、期待和知識的分享程度造成他們之間關係的性質,分享程度越高,各行為主體之間互信程度越高;而物質資源通過各行為主體所分享的知識結構而獲得含義,一定的含義系統確定行為主體對其周圍的物質環境做出一定的反應和理解。〔7〕 除了“共有理念”,“身份”(或角色)也是建構主義核心概念之一。溫特將“身份”作為“行為主體”的屬性,溫特認為身份可以產生動機和行為特徵。他認為兩種觀念可以進入“身份”,一種是該行為主體持有的理念,一種是其他行為主體持有的理念。身份是由內在結構和外在結構建構起來的。〔8〕國際體系中的國與國關係和社會中的人與人關係類似,作為國際社會中的成員,國家之間進行社會性的交流和互動,也會建立“共有的理念”,作為國家理念的組成部分,塑造著該國對自我身份和他國身份的認知。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