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選民的變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9-04-20 00:05:35  


 
  4、更加看重自由和權利。所處時代、成長環境和生活環境決定了年輕世代更加自主和自我,不喜歡受約束。

  5、依賴互聯網。信息來源依賴互聯網,生活方式也更加依賴互聯網。不再依賴報紙、電視和廣播等傳統方式獲得信息。

  6、國家認同趨於一致,台灣意識增強。年輕世代在國家認同上不像他們的祖輩和父輩那樣高度分裂,因為沒有歷史包袱,因此沒有父輩尤其是祖輩那種一定要獨或一定要統的意識形態。但上世紀90年代後台獨政治正確的政治環境、進入新世紀後的去中國化教育,塑造了未必是“天然獨”但確是“天然台”的年輕世代。他們的本土意識更強,在台灣與大陸之間形成“你是你,我是我”的兩岸觀,並且這種認知在個體上更加清晰,在群體上也更加一致。同時,對大陸的態度更加中性,既無綠色選民的仇視,也無藍色選民的親近,但與大陸的疏離感增強,把台灣與大陸區分開來,不仇視大陸,但也未必喜歡大陸。

  二、非理性選民到理性選民世代變化對台灣政治的影響

  自民主化以來的絕大多數時間裡,統獨對立是台灣政治的主要特徵。選民分為贊成統一與主張獨立兩大陣營。二者分別構成了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基本支持者。儘管後來兩個陣營的人數有所變化,但基本構成卻大致穩定。這種以意識形態決定政治支持的非理性行為,成為選民的主要特徵。非理性選民在投票時具有強烈的敵我意識,“我們的人”和“他們的人”的認知是投票的依據,決定二分法的原則是以出身來源決定的族群身份,即所謂的本省人和外省人,也分別被標識為藍和綠。在藍綠兩個陣營中,也還有明顯區別,綠色選民的政治忠誠度更高,衹問藍綠,不問政見,不問立場,不問個人操守,衹要是“我們的人”,就無條件支持。

  非理性選民主導的時代,以省籍為基礎的族群政治壓過了以社會為基礎的階級政治,國家認同高於階級認同,國家認同模糊了階級認同,統獨問題超越社會問題和其他政治議題,獲得壓倒性重要性,成為決定政黨競爭最關鍵和最有效的議題,也成為區分不同政黨的最鮮明政治標識,選民的政治支持建立在政黨的統獨立場上,投票時選黨不選人。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和操守、經濟和社會問題的立場在統獨立場面前降到了次要地位。2004年選舉中,陳水扁貪腐問題已經成為全台灣關注的焦點,但綠色選民對此全然無視,“肚子扁扁,也要投阿扁”,就是其最顯著的政治態度。

  這種情況在2012年選舉時已經開始變化。在統獨議題不再那麼有效時,蔡英文把宣傳主軸轉到階級議題,標榜民進黨代表普通老百姓,國民黨代表資本家,站在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背後的是資本家,迫使重量級企業家接連站出來支持馬英九。到了2016年選舉,統獨議題重要性下降就更為明顯了。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一直試圖把有能力穩定兩岸關係作為自己的最大優勢,成為其競選主軸;但蔡英文把就業、物價、貧富差距、環保等經濟和民生議題作為主攻國民黨的方向,避開兩岸問題。獲得年輕選民支持是蔡英文獲勝的關鍵因素。年輕選民支持蔡英文,不是支持她所代表政黨的台獨主張,而是相信她的經濟和社會承諾,相信她能帶來希望,支持她就有未來。

  2018年的地方選舉,韓國瑜抓住高雄的經濟和民生問題逐漸建立自己的優勢,民進黨反而回過頭打統獨和兩岸牌,甚至試圖希望通過拉回美麗島事件喚醒選民的悲情意識。選舉結果表明這些都沒有抓住選民的心。四年前的地方選舉和兩年前的大選中支持民進黨的年輕選民,2018年轉向了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這是理性選民缺乏政黨忠誠度的有力證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