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開放2.0:政府重塑與市場的邊界

http://www.CRNTT.com   2016-02-27 08:33:47  


中國“十三五”規劃內容廣泛,體系龐雜,包含了各個方面的重大改革綱領,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決議的延伸、升級和拓展。作為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構建發展新體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等內容尤為值得關注。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改革開放是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主題,以開放引領改革、以改革促進開放是決定國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一方面給國際市場提供了大量優質低廉的商品,另一方面逐漸崛起的國內市場也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雙重互動,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壯大而日益加深。

  中國網刊登智石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北京外國語大學金融碩士雷達文章稱,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檔期,新常態一詞成為其流行標簽,過往依靠要素驅動的發展方式需要逐步轉變為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儘管中國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但中國經濟在短期內的下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中國經濟的好壞、中國能否順利轉型成功、中國各項改革措施的效果,對世界經濟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

  文章指出,中國“十三五”規劃內容廣泛,體系龐雜,包含了各個方面的重大改革綱領,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決議的延伸、升級和拓展。作為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構建發展新體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等內容尤為值得關注。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本屆政府一貫堅持的重要主題,其精髓是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同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一方面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能夠有效運行的領域和環節,政府應盡量減少行政干預。而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構建公平市嘗維持法治環境等方面,政府應該加大力氣,努力建成法治型、服務型政府。

  本次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借鑒並逐步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政府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在國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通過將以往正面清單改為負面清單,可提升各類市場主體尤其是民間資本的自主權,進一步激發市愁力;同時明確政府行政作用的邊界,限制政府有形之手的過度監管,促進其職能轉變。

  另外,通過建立與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相適應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能夠進一步推進雙向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對外開放倒逼國內改革,促進外資、民資與國資等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通過建立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構建與國際規則相適應的體制,以提升中國國際競爭力。

  二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通過劃分稅權,基本理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關係,使中央財政重獲活力。然而分稅制運行多年之後,也逐漸積累和暴露出一些問題,譬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事權與財權不匹配,以及不完善的預算制度等都是目前中國財政制度的頑疾。

  由於地方政府承擔的事權與稅權之間不匹配,導致地方政府長期面臨資金缺口,一方面形成了地方政府目前龐大的債務問題難以解決,另一方面也導致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刺激房地產市場不健康發展。而不完善的預算制度則意味著大量政府資金得不到監督,從而導致了財政資金的低效運用和過度投資,並暗中滋生了大量權利尋租和腐敗問題。

  本次財稅體制改革的內核,在於合理分配事權與支出責任,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並賦予地方政府與事權相匹配的稅收管理權,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同時需建立全面統一的預算制度,將政府所有的資金均納入預算管理,政府對於資金的運用需要符合經審批後的預算的要求,且受到各級人大的預算監督。改革後的財稅制度將使財政資金運用更加公開透明和高效,防止腐敗現象的蔓延。

  三是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核心,其配置資源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前景,金融體制改革也自然攸關體全面改革的步伐。金融作為國有資本壟斷的行業,長期以來對民營資本的進入形成了實質性的障礙,也限制了金融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本輪改革將擴大民間資本的進入領域,同時發展普惠金融,有望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效率,並將拓展社會的投融資工具,緩解長期以來的金融抑制現狀。

  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已進行多年,目前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市場利率形成機制需進一步推進,匯率市場化進程也在穩步推進中,匯率形成機制正在逐步構建。IMF批准人民幣加入SDR籃子是對中國過去多年金融深化改革的肯定,也是中國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嘗到的一股甘泉。這對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和人民幣國際化都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然而改革任務任重道遠,目前資本賬戶的過度管制仍然束縛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的腳步。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內在要求。就目前而言,短期內全面放開資本賬戶管制可能會帶來監管上的空缺和漏洞,因而可考慮分步驟逐步放鬆資本賬戶管制,從而釋放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