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在中國國民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表示,國民黨必須繼續改革與團結,才能繼續執政,帶領“中華民國”在正確道路上前進。 |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訊/延宕了一個多月的中國國民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全),昨日終於在台中市台中港區綜合體育館舉行。原定於 九月二十九日 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因考慮維安以及小區安寧與秩序,而被迫延期及改換地點。但“錯有錯著”,“十九”的延期和改換地點,卻意外地產生了兩個正面效果,其一是營造了黨內團結尤其是“馬王和”的有利氛圍,儘管還只是沉於表面上的,但倘比一個月前“鍘王鬥爭”時黨內激烈分裂的狀態要好得多,會場內外都洋溢著團結一致的氣氛;其二是將會議改到台中市舉行,也有振奮台中市以至是中台灣地區藍軍鬥志的意味,尤其是在連任三屆十三年台中市長,“老面孔”且身體欠佳,勝算機率不高,但馬英九還未對他是否繼續參選,而急煞當地地方派系勢力,想選又不敢輕舉妄動的情況下,將“十九全”延期並改到台中市舉行,可說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不少人都把注視焦點放在“十九全”通過的政策綱領,其第七部分“創造兩岸互利,開展互惠關係”,第一項就提出“落實二零零五‘連胡五項共同願景’”,尤其是其中“促進台海永久和平”一句,似乎是暗喻了將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簽“兩岸和平協議”之意。但且慢高興,曾記否?在胡錦濤與連戰達成“五項共同願景不久後當選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就將此落實“五項願景”列“十七全”的政策綱領;他當選“總統”後並兼任黨主席“十八全”,同樣也是如此。但是,如果說“十七全”國民黨還是在野黨,當時實施其第五項“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因而尚是可以理解的話,那麼,馬英九在執政後,以其“先經後政”甚至是“只經不政”的心態,只是落實了第一項的“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及第三項的“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而不敢啟動第二項的“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和第四項的“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那就完全無解了。因此,“十九全”即使再寫多一次,也是無關宏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