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薛理泰:東京正在為軍國主義招魂 | |
http://www.CRNTT.com 2013-08-23 09:40:24 |
更讓日本國民心理難以承受的是,崛起的中國在社會、外交、軍事領域都展現出了更為強硬的姿態。在去年的釣魚島風波中,中國國內不僅爆發大規模的反日遊行,並伴以打砸日本品牌的商品,而且中國方面加強了在釣魚島周邊領域的軍事、行政存在,中國軍事預算更是隨著國力的提升,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靖國神社、釣魚島這些可能引起兩個鄰國強烈反彈的議題,都可能使日本政治人物在國內政治中得分,政客也可以利用這些涉外議題,重新凝聚本已十分低迷的國民情緒。中韓的反對聲浪越高,日本政治人物就可能在國內獲得更多的支持。 靖國神社祭奠的240多萬死者中,參與二戰中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占了大多數,其中還包括被定罪的甲級戰犯,因此任何政要的公開參拜和祭奠,必然引發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強烈抗議。從政治上講,今天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部分來源於對八年抗日戰爭的重要參與;對於中國民衆而言,八年的日本侵略,是中國近現代屈辱史中最難以忘卻的傷痛。盡管事隔半個多世紀,但大量的教科書記載、文學和影視作品,以及遍布全國各地的抗日題材紀念館等,都時刻提醒著中國人勿忘那段恥辱的歷史。 盡管中日邦交早已實現正常化,中日經濟相互依賴日益密切,民間往來也很頻繁,但在很多中國人眼中,日本是一個同世界其他國家很不同的國家,這不僅在於它在近代給中國帶來的傷痛最大,更在於它沒有像德國那樣,對二戰中犯下的罪行進行深刻反省。 在中日1970年代恢複邦交的時候,兩國領導人都希望雙方能超越歷史,永遠友好下去,中方甚至放棄了向已經富裕起來的日本索要戰爭賠款,目的在於不讓歷史問題阻礙現實關系的發展。然而,戲劇性的是,中日關系始終未能走出歷史的陰影,靖國神社問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1985年中曾根康弘首次以日本首相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以來,中日關系便因日本政要的參拜與否變得跌宕起伏。 中曾根參拜後的10年多時間里,再也沒有日本首相參拜,其間中日關系發展良好。直到1996年橋本龍太郎首相再次參拜,中日關系立刻出現波折。此後,在小泉純一郎首相時代,小泉不斷的參拜行為,雖提升了其國內人氣,但嚴重影響了日中政治關系,中日開始出現“政冷經熱”的發展態勢,這種奇怪的雙邊關系一直延續到今天。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雖然安倍暫時考慮外交壓力而不會參拜,但靖國神社問題仍將繼續成為中日關系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作者陳剛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聯合早報2013年08月22日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