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邱震海:中國對朝戰略的尷尬折射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03-06 09:38:55  


邱震海
  中評社北京3月6日訊/香港時政評論員昨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撰文“中國對朝戰略的尷尬折射了什麼?”認為,朝鮮第三次核試驗使中國下不了台,也再次將中國對朝戰略的尷尬暴露無遺。詳論如下:

  朝鮮在中國大年初三核試驗,顯然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裡。同時,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即將在3月的全國“兩會”後全面執掌國家大權;朝鮮若尊重中國,原本可有充分的時間先與中國新領導人見面,然後再決定是否核試驗。但中國新年的一聲核爆聲,顯示朝鮮顯然沒有意願與中國新領導人見面溝通,甚至還把今年仍在計劃中的核試驗計劃也告訴中國,對中國更似具有侮辱之意。

  朝鮮此次核試驗後,不但國際媒體、中國民間和公共知識分子再次質疑中國對朝戰略,而且即便在中國官媒內部,也出現了以新華社和《環球時報》為代表的兩種不同聲音。凡此種種,都顯示不但國際社會,而且就連中國民間、學界和官媒在中國對朝戰略上的不耐煩態度,也已發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明顯變化。

中國對朝戰略考量似是而非

  雖然中國官方學者一再聲稱中國對朝核政策沒有失敗,中國對朝戰略基本成功,但民間早已發出質疑:如果中國過去若干年對朝施加足夠壓力,朝鮮是否可能在核問題上走得如此之遠?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中國長期支持、同情朝鮮,對中國的戰略利益到底有哪些實在的好處?中國對朝鮮的同情和支持到底是為了什麼?

  長期來,中國對朝戰略的背後一直有意識形態和戰略利益兩層考量:就意識形態而言,除了早年“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之外,中朝在冷戰結束後的意識形態同質性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戰略利益而言,除了早年的“朝鮮是中國天然的戰略屏障”等考量外,當中國日益崛起為全球大國並與美國的潛在衝突日益加劇時,朝鮮顯然或多或少成為中國與美國抗衡的一個籌碼。

  這兩點聽上去似乎有理,實質上卻似是而非。撇開冷戰時期朝鮮長期游走於中蘇兩個互相為敵的社會主義大國之間的歷史,即便就“後冷戰時代”而言,朝鮮與中國在意識形態上實際上大相徑庭,“主體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相差甚遠,而且朝鮮始終拒絕中國的改革開放道路。

  在戰略利益上,中國利用朝鮮這一“籌碼”從美國那裡獲得的東西,與朝鮮給中國帶來的實際損害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至於有些論者所稱,由於朝鮮將會是擁核國家,中國更要謹慎,則無疑顛倒了事物的邏輯關係:如果中國十多年前就對朝鮮採取更為明確、強硬的態度,朝核態勢可能不致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