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在美國戰略樞軸轉向中扮演什麼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2-10-24 09:32:26  


 
印度不會像日本那樣依附美國

  自從小布什政府實施雙重標準而與印度簽署“核合作計劃”以來,華盛頓力圖扶植印度來制約中國的崛起、“將印度變成另一個日本”,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這一策略與奧巴馬的戰略重點轉向完全合拍,而且得到更有力的推動。隨著中國與日本以及若干東南亞鄰國的關係因為領土爭議而退化,華盛頓的印度策略不能不引起更大的關注,印度甚至被形容為新世紀華盛頓亞洲戰略的“關鍵”(linchpin)。

  對於美國的這一戰略算盤,早在2005年我就在《聯合早報》撰文,認定為一廂情願之想。我斷言印度不會成為第二個日本,乃是根據次大陸的有關歷史和社會現實,首先是印度的文化自信遠在日本之上,而決不肯心甘情願地成為另一個大國的小夥計(用亨廷頓的話說是淪為一個“依附性文明”);其次是印度的內外矛盾,特別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歷史恩怨,遠遠超過亞洲其他國家,而成為印度發展的重要障礙,難以成為像日本那樣的經濟強國和富國。

  幾年來的局勢發展證實了我的上述預斷。《華盛頓郵報》本月13日以《印度對(自身)角色表現猶豫不決》為題,報道美國方面疑心印度永遠不會成為華盛頓可以信賴的戰略夥伴。其主要原因是印度堅持保持自己的“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在外交上不肯與美國亦步亦趨,在軍事合作上則拒絕簽訂軍械通用和後勤互助協議,引起華盛頓相當程度的灰心和沮喪。

  印度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則繼續受到各種內外矛盾的重大牽制。我曾經指出印度內政的暴力化趨勢。《紐約時報》今年5月報道了印度政治的區域化趨勢:區域性政黨蓬勃發展,而國大黨和人民黨這樣的全國性黨派卻日趨衰落。一個直接結果,便是使得印度進一步的經濟改革努力受阻。9月中印度5000萬人大罷工抗議向外資開放零售市場,就是一個明證。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深刻的宗教和族群衝突,以及各種分離主義運動並無緩解跡象。8月份,遠在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原住民與穆斯林的暴力衝突,引起孟買等主要城市的勞工恐慌大逃亡。《紐約時報》最新報道:印占克什米爾地區出現新的統治危機,去年基層選舉選出的村鎮官員遭到暗殺和威脅而大批辭職。英語《亞洲時報》則報道印度軍警鎮壓關閉克什米爾地區的大量網吧,以壓制當地穆斯林青年的反政府言論活動。7月底波及6億人口的大停電,加上始終無法減少的政治腐敗痼疾,都說明印度真要成為富國強國談何容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