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漁民的黃岩島驚魂之旅

http://www.CRNTT.com   2012-05-19 09:07:37  


 
專訪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副院長汪新生: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門還沒關上”

  記者 郭麗萍 發自廣州

  時代周報:以往黃岩島也頻頻發生過菲律賓騷擾中國漁船的事情,為什麼這次引發中菲雙方對峙這麼久?

  汪新生:過去他們都一直有這種挑釁、或者妨礙中國漁民在當地作業的事情。過去,中國不希望因為這些事情影響當時的周邊關係,所以盡力淡化,僅把這些作為個案來處理。

  而近兩年,尤其是從去年開始,相關國家的動作有升級的態勢。這不僅僅是反映在漁區糾紛上,越南、菲律賓都通過國家立法、行政區劃設立等途徑,來強化他們的主權宣示。因此中國方面就不能再按以前的做法,來過於淡化地處理,需要作出一個相對應的反應,要讓他們認識到,在主權問題上,中國並不是完全不做聲、完全不發表意見的。

  時代周報:在中菲這種糾紛上,這次是中國第一次出動海監船?

  汪新生:中國的反應方式是多方面的,出動海監船有兩種微妙的含義。第一,海監船是行政機構的船只,是行政機關、行政權力的代表,表示中國採取的是行政的手段,是在本國的領土、領海範圍內行使行政管轄權;第二,中國不想第一次就動用軍艦,表示中國不想動用武裝、武力,而是用和平方式解決。

  時代周報:歷年來,南海存在多方爭端,這種爭端的根源是什麼,有觀點認為是出於資源?

  汪新生:我也同意這個說法,主要還是資源。對於資源的關注,包括海域裡的能源、漁業資源等等,過去所有區域的國家都沒有像今天這麼關注。資源短缺、各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資源需求的增加,會讓他們對原來不注意的一些資源更加關注。像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的經濟都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們對資源的需求在增加,中國更加是如此。從全球來講,我把它解釋為“海洋時代”的到來。

  這是一個客觀需求,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國際環境,或者說國際的一些推動力。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訂,也從另一個角度推動這些國家增強了海洋意識。過去不太專注這個權益是不是這麼重要,有這麼一個法律的提出和支持,他們的權利意識就增強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訂的初衷,也是說要支持幫助一些發展中國家獲得一些權益的保障,提供他們發展的條件,因此設立了這個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在過去,從發達國家、大國來講,他們不需要這個東西,也不願意看到這個東西,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也是支持的。

  但從現在看來,這個公約在一些海域,確實新增了一些矛盾。

  時代周報:這種矛盾應該怎麼去調解呢?中國有歷史依據,而菲律賓又借海洋法公約說是他們的專屬經濟區,應該如何調解?

  汪新生:這有兩個依據,一個是現在的法律依據,另一個是歷史依據,這兩個都可以作為解決的根據。作為中國來講,至少我們要強調兩個並重,既考慮法律的依據,同時也要考慮歷史的依據。但是其他國家歷史上沒有這個依據,所以他們就一味強調法律的依據。如果完全忽視歷史,這是不公正的。

  時代周報:像美國、俄羅斯這些國家,他們在南海的爭端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汪新生:首先第一點,這是一個國際航道,他們肯定不希望在這個海域裡,出現由一個國家獨占的局面。而且無論是俄羅斯也好,美國也好,對於中國的崛起,他們有很大的抵觸的,不希望中國通過南海的完全占有來助長經濟的崛起,這對他們是不利的。他們有遏制中國的意圖,所以不希望中國獨占,這是肯定的。旁邊一些小國,來跟中國鬧一下,某種程度上符合美國的意圖。但是這個程度他們又不希望鬧得太大,發生武裝衝突,對這個國際航道的安全也是不利的,所以他們也不會支持。通過小打小鬧,稍微有些爭議,來牽制中國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