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央行應加大預調力度 | |
http://www.CRNTT.com 2011-12-19 08:18:45 |
文章表示,為什麼央行當前必須加大預調的力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經濟增長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行預期。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自2009年3月以來首次回到50%的枯榮分界線以下。事實上,匯豐(HSBC)上周發布的中國PMI指數預覽值顯示11月份前三周出現大幅下降,從10月份的51降至48。特別是,各單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等關鍵數據回落幅度較大,超過兩個百分點,均回落到50%以下;非製造業PMI指數較10月大幅回落8個百分點至49.7%,跌落至象徵景氣榮枯的分界線50%的下方,為今年以來的次低;商務活動指數為49.7%,也回落至50%以下。這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 各項指數幾乎全面回落,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孤立的事件。從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的新訂單指數均在50%以下,到非製造業PMI指數較10月大幅回落8個百分點,反映了投資、消費等對經濟的持續作用都在下降。此外,也不能簡單地以為這是正常政策調控的結果,而看不到這可能是經濟下行“慣性”的開始。PMI指數到50%以下反映經濟增長預期已經轉向,未來經濟增長率將繼續回落。即使如市場樂觀者所認為的回調是比較平穩的,但如果是持續下滑,那麼很可能形成“預期慣性”,這將非常不利。更應看到,全球經濟復甦將因歐債危機的長期化傾向而路途艱難漫長。今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雙邊貿易中,中歐雙邊貿易總值增長19.2%、中美雙邊貿易增長16.9%,不僅遠低於中國進出口前11個月30.9%的增長率,而且中歐、中美貿易的增長率的速度“依賴於”中國進口的大幅度增長。因此,全球經濟復甦之路漫長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將持續。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