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秦輝:中國模式特點是非民主平台

http://www.CRNTT.com   2010-09-27 08:37:19  


清華大學人文社科院教授秦輝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訊/“中國的左右派首先都是在為‘皇上’考慮,而不是為老百姓考慮——問題在於他們生存的平台不一樣”。財經網今天登載清華大學人文社科院教授秦輝的文章“中國模式特點是非民主平台”:

  現在議論“中國模式”變得很熱鬧。有人說已經有了這麼個模式,有人說還沒有。在說有的人中,有的說這是個好模式,有的說它是個壞模式。而在說好的人中,有人說它可以推廣,有人說它只適合我們的特殊條件,不宜到處鼓吹。而所有這些爭論的前提,就是所謂中國模式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中國模式”?

  我覺得中國當然不是事事特殊,它的增長有些因素是共通的。比方說無論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這世界上都不只中國有,就是兩者結合的“第三條道路”、“中間道路”、“中左”、“中右”乃至“混合經濟”,也幾乎可以說是普遍現象——畢竟現在“純資本主義”或“純社會主義”在這個地球上可以說都找不到,各國都可以說是混合經濟,而且從更多點資本主義到更多點社會主義的各種不同混合比例都可以見到,我們談不上有什麼特別。

  當然,中國也有一些特點,無論叫它“中國特色”、“中國道路”、“中國經驗”還是中國模式,其實就是一個比較出來的概念。而這個比較的主要參照系,應該說就是西方。無論是所謂“華盛頓共識”和“北京共識”的對舉,還是“中國走出了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化道路”的說法,說的都是中國與西方的不同。

  問題在於其實“西方”內部也千差萬別。前不久北大的姚洋教授總結中國模式的特點,一是比較注重平等,二是有個“中性政府”。這第二條容俟後述。至於第一條,如果說我們比美國“注重平等”,這雖有爭議,至少有人還可以這麼說。但是與瑞典相比呢?即便按他的定義,我們好意思說比瑞典更“注重平等”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