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共和百年 如何讓未來更精彩

http://www.CRNTT.com   2010-08-17 11:27:10  


  中評社台北8月17日訊/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董事張安平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共和100可讓精彩100更精彩”。作者強調:“沒有血淚與痛苦的共同記憶,今天的這一頁篇章就不會如此特別。過去血淚教訓的深刻思考凝聚了我們的共識,反省進步加上與世界各國交流,讓我們發展今天的多元社會。有此體認,我們應更有信心以‘共和’的價值觀團結台灣所有的族群以及統合兩岸的異見,並以前瞻的視野去看世界未來的發展,努力成為世界發展中的主流,打造這個世代的‘精彩一百’。”文章內容如下:

  今年三月二十九日,“‘中華民國’,精彩一百”的建國百年識別標誌正式啟用。各方對此正面闡釋,負面解讀不一,形成“一個百年,各自表述”,其中許多辯證仍未脫統獨攻防範疇。台灣“一百各表”已經沸沸揚揚,對岸大陸也積極籌備“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讓這百年盛典更受矚目。

  “精彩一百”要如何精彩?主其事的“文建會”花三個月向各界徵集“點子王”,從“美食一百”、“偉人一百”、“花車一百”、到“種樹一百”等等,圍繞“百”字的創意不一而足。然而,個人認為,民間點子固然特色十足,卻欠缺可敘事性主題。

  歷經動盪不安的百年,我認為下一個百年發展的重要關鍵,就是團結與兩岸和平。要避免獨派人士的反彈,同時又不觸碰對岸的敏感神經,“建國百年”的主題必須考慮“四要”前提:“要是未來的,而不只是歷史的;要能重新為廿一世紀的‘中華民國’定位,團結人民;要能提高‘中華民國’在全世界正面且積極的能見度;要對中國大陸釋出應有的善意”。

  基於“四要”前提,我嘗試在此提出一個或可做為最大公約數的“共和一百”概念,就教於各界先進。“共和一百”的想法,日前陳長文先生在其專欄曾有類似建議。無人能否認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成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是確鑿歷史,大陸所言的“辛亥百年”其實也是“共和百年”的一部分;其次,獨派人士也無法否認一九一一年“中華民國”建國的共和史實。

  此外,放眼全球,擁有百年歷史的共和國屈指可數,“共和一百”做為百年盛典的主題,可讓世人目光再度聚焦在我們身上。而一百年前“中華民國”建國理想,與一百年來“國家”進步發展的事實更可相互印證的,也就是:政治上的民主;經濟上的自由;社會上的尊重個人價值。

  無可諱言,“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一直循著這個大趨勢。中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我們第一次不再只囿於以中國為中心的思想窠臼,而跳出來與全人類及全世界融合,這不僅值得驕傲,兩岸差異也由此分野。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世界大同”的理想,我們不但一脈相承,而且身體力行並發揚光大。

  慶祝建國百年要不流於形式,就得找出大家的共同點。我們要跨越古老的傳統思想,不單是儒、釋、道,更要融合世界觀。西方從啟蒙時代以來的思想觀念,如伏爾泰的“公民權利”、“宗教自由”,和盧梭的“主權”在民”等主張,事實上早深植台灣人心中,並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深信“共和一百”的主張對兩岸都是有利的。

  沒有血淚與痛苦的共同記憶,今天的這一頁篇章就不會如此特別。過去血淚教訓的深刻思考凝聚了我們的共識,反省進步加上與世界各國交流,讓我們發展今天的多元社會。有此體認,我們應更有信心以“共和”的價值觀團結台灣所有的族群以及統合兩岸的異見,並以前瞻的視野去看世界未來的發展,努力成為世界發展中的主流,打造這個世代的“精彩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