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中國統一理論基本框架與主要內涵

http://www.CRNTT.com   2024-08-20 00:03:19  


 
  總體方略的基本框架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是以人民為中心、以和平商談但不放棄使用武力為手段、以結束政治對立實現統一為目的、以國家立法的法治為保障、以“一國兩制”為統一框架、以民族復興為終極目標,來謀劃中國統一進程和完善相關制度機制。

  在中國統一理論體系中,“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鄧小平對中國國家統一事業的理論貢獻在於:提出了“和平統一”的重要戰略原則,完成了“一國兩制”構想的理論創新;從“和平解放”轉變為“和平統一”,是從對抗到非對抗,從解決敵我矛盾到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重大戰略性調整;從“一綱四目”到“一國兩制”,是從過渡性、階段性政策安排到長期共存制度確立的重大性質轉變;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確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從國際視野進行戰略決策,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在中國統一理論體系中,自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全面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

  一是將台灣命運始終與祖國緊密相連。習近平把這種關係稱為“命運共同體”“兩岸一家親”。他說:“在台灣被侵佔的苦難歲月里,無數台灣同胞用鮮血和生命來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⑦“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⑧

  台灣經歷了多年的曲折風雨,從來沒有成為過真正的“國家主體”。即便後來有“亞洲四小龍”之稱,但幾十年來,台灣的命運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台灣同胞也從未享受過獨立自主的民族尊嚴,未實現過當家做主的願望,所以習近平指出:“把民族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個走到哪裡都受到尊敬的堂堂中國人,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有志一同。”⑨

  二是台灣前途繫於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習近平多次明確指出,台灣的前途繫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⑩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與台灣民眾“心靈契合”。其原因是原大陸赴台群體日益減少,我們逐漸開始更多地與對大陸鄉情、親情較為淡薄的世代居台人士打交道,一度猖獗的“台獨”思潮也對台灣民眾的思想意識造成惡劣影響。大陸方面逐步認識到,台灣同胞因為與大陸長期隔絕和迥異的歷史經歷,已形成與大陸較大的意識差異和心理隔膜,必須正視這一點,設法避免它成為統一的障礙甚至轉而為分裂勢力所利用。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對台策略已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正如習近平所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⑪國家統一,不衹是形式上的政權統一,不衹是名義上的統一或象徵意義的統一,同時更強調要實現心靈回歸,人心回歸,民意回歸,進而實現國家認同的回歸。因為衹有實現這樣的統一,才是真正的統一,才是實質的統一,才會減少統一之後所產生的種種政治、社會後遺症,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偉大復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