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推進統一進程需軟硬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18-01-31 00:05:07  


 
  (2)硬實力主要是以物質性的如軍事力量和經濟科技實力等為基礎,因此硬實力建設和運用主要以國防力量和經濟科技發展為內涵,而軟實力則要靠增強政治、利益和文化吸引力和影響力等為主要內涵。

  (3)硬實力主要用於“反獨”鬥爭,鬥爭或打擊對象主要是針對台獨分裂行為、組織及其政治人物,而不是一般民眾,而軟實力則主要在民眾中形成一種感召力或吸引力,這其中包含著大量細緻的爭取民心歸依的工作。顯然,在推進祖國統一過程中,硬和軟兩手均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手段。

  三、硬實力的全面提升使台獨成為政治禁忌

  從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看,在1949年之後的較長時間內不存在突出的反“獨”問題,因為“兩蔣”時期的台灣當局秉持“一個中國”原則與立場,兩岸的衝突是“漢賊不兩立”之爭,即誰代表“中國”的問題。兩岸關係中反“獨”問題的突顯源於1986年具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出現,以及2000年民進黨的上台執政,這些重大事件意味著大陸對台工作進入側重反“獨”的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同志所確立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略指導下,對台工作大致經歷了與李登輝、陳水扁等“台獨”分裂勢力所進行的五場重大的政治鬥爭:包括1995年6月至1996年3月反分裂反“台獨”鬥爭、1999年反對李登輝“兩國論”的鬥爭、2002年反對陳水扁“一邊一國”論的鬥爭、2003年反對陳水扁利用“公投制憲正名”進行“台獨”分裂活動的鬥爭,以及2006年初進行的反對陳水扁“終統”的鬥爭。從鬥爭內容及時間跨度看,可以說不論是“兩蔣”時期還是近三十年,反對不同形式的分裂(包括“漢賊不兩立”、“獨台”和“台獨”)都是兩岸關係或大陸對台工作的重心所在,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不論從國際局勢還是自身的實力而言,的的確確存在台灣被分裂出去的危險或威脅,因此堅持不懈地以增強硬實力來反對和遏阻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為,以確保未來統一的可能性。換言之,守住底線的戰略防禦態勢是過去三十年的對台工作特點,這既是時代的特點,也是實力使然。

  經過改革開放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大陸經濟綜合實力現已躍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大陸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在國防領域,人民解放軍在2000年後尤其是近五年迎來大發展,位居世界的第二陣營,並正在成為一支具有立體作戰能力的軍事大國和強國,尤其是近五年來國防與軍隊改革極大地增強了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的提升,並牢牢確立了在台海的壓倒性軍事優勢。在科技領域,大陸在整體上也進入世界科技強國之列,有研究顯示中國科技實力進入世界第一陣營,科技水準居全球第二陣營。這些均是大陸硬實力的主要體現領域。

  隨著硬實力的全面提升,大陸在國際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影響力也全面提升,並開始主導國際安全、政治和經濟秩序或遊戲規則的改革與重建。這一重大變化反映到台灣問題上,就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反對和不敢支持台獨,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的“一中”立場已成為國際社會不可逆的普遍認同。另一方面,在大陸強大的硬實力威懾以及國際社會反對下,迫使台灣島內任何政治勢力都不敢公開宣稱“台獨”,“台獨”成為一個事實上的政治禁忌,是島內各政治勢力誰也不敢碰觸的紅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