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分析:聯大談朝核 中俄美日韓有何異同

http://www.CRNTT.com   2017-09-24 00:02:41  


 
  而在朝核問題上屬於同一陣線的中俄兩國,此次並沒有派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而是派出外交部長出席本屆聯大一般性辯論。在涉朝言論占全文篇幅方面,中國外長王毅在約16分鐘的演講中約4分鐘談及朝核問題,約占四分之一,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演講涉朝段落占全文比例在五國中最少,19分鐘的發言中,只有約2分鐘時間用於討論朝核問題。

  其次,五國雖然對朝鮮繼續進行核試驗與導彈試射均表示堅決反對的態度,但各自的語氣與措辭可謂大相徑庭。特朗普對朝鮮最高領導人“火箭男”的稱呼以及其它強硬言論,已經占據了次日國際各大媒體的頭條,而金正恩對其“老瘋癲”的回擊也引發美國輿論的一陣驚呼。實際上,特朗普雖然多次使用情緒性、個人化字眼大罵朝鮮,但他每次高亢的口號背後都給自己留足了後路,比如他一邊說美國有能力“徹底摧毀”朝鮮,但一邊又說“我們不至於走到那一步,這就是聯合國發揮作用的地方,這也是聯合國存在的目的”,可謂狠話說盡,但又不把話說死。

  事實上,縱觀五國聯大的涉朝發言,日本才是用詞最狠、最不留餘地的一方。安倍先是抨擊朝鮮試圖“貶低和蔑視”許多國家做出的努力,指控朝方“獨裁者試圖獲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接著論證“對話無用論”,指責朝鮮“背信棄義”,將對話作為欺騙國際社會、為自己贏得時間的“最好的手段”,最後安倍貫徹了日本作為美日同盟中“小弟”的角色,聲稱日本將“繼續始終支持美國的立場,也就是所有選項都是可能的”,不僅對美方主張亦步亦趨,更是變本加厲,暗指日方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相對於美國的“狠中帶穩”、日本的高壓言論,中俄韓三方則高舉和平與對話的主旋律,語氣也相對平和許多。作為與朝鮮同屬一個民族的國家,韓國是最不願意看見半島陷入戰火的一方,文在寅在此次聯大發言中刻意把身段放軟,把姿態放低,他三次表示“感謝”國際社會的理解與支持,三次提到“和平”,兩次提到“穩定”,呼籲朝鮮選擇對話的道路,強調“我們所做的都是防止戰爭的發生”。文在寅再次重申不尋求朝鮮的崩潰、不尋求犧牲或人為方式實現統一,並表達出願和國際社會一道“幫助”朝鮮的意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