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賈文華語中評:歐盟曖昧,中歐將啟貿易戰? | |
http://www.CRNTT.com 2016-10-10 00:19:16 |
中評社記者:歐美國家對中國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持懷疑態度,他們主要的理由有哪些,有沒有合理性。 賈文華:從文本解讀的角度講,目前來看,對中國能否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還是各執一詞。如果分歧太大,有可能要進入仲裁程序。他們主要反對的理由是說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工資標準,以及包括金融、能源等其他資源的配置,尤其是國企,都很大程度上不由市場決定。但是事實上我認為,中國目前一部分企業可能的確受政府影響大,但是其他企業,尤其是民營系統,享受政府的優惠補貼並不多。因此我認為這個原因並不一定有合理性。 事實上當年西方國家設立這個15年期限的日落條款,在現在看來,有兩點判斷失誤,這也是導致他們現在持懷疑態度的主要原因。一是他們當時以為在15年期限之後,中國應該會具有市場經濟的條件。但是他們沒有預判到,市場經濟實際上是一個經濟、法律和政治等三位一體的體系。市場並不完全由其自身決定,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而在當前中國,這樣的配套措施,應該說還未完善。另一個判斷失誤的地方是,他們並沒有想到中國經濟的發展會如此迅速,與他國的貿易總量會如此巨大。我們現在是全球13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我們跟歐盟在2015年的日均貿易額就達到了14.2億歐元,一年要5000多億歐元。因此歐美國家對此很擔心,害怕對中貿易逆差會進一步擴大。 中評社記者:那麼歐美國家持這樣的態度,是否要承擔某些後果,因為條款規定的是15年後自動到期? 賈文華:事實上關於這個條款的解釋眾說紛紜。有關15條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大致有三種觀點。 首先是中國官方的看法,歐洲的一些大牌律師也認可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市場經濟地位和替代國原則是兩碼事。我們終止的是替代國測算方法,是否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另當別論。歐洲很多人贊同這個觀點。他們認為歐美國家要兌現承諾。在他們看來,事實上歐美國家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因為除替代國原則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可以依靠的措施,比如反補貼措施,他們因此認為還有其他的保障機制,可以從另一方面進行保護。 第二種是“舉證轉移說”,意思是替代國原則的前提是未達到市場經濟的標準,既然現在仍未達到標準,因此無法廢除替代國原則。但15年過渡期後仍會有一些變化,最主要的是舉證責任由中方企業轉移到進口國的有關行為體。如果進口國想用替代國原則測算商品價值,必須要證明該商品是在非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如果證明不了,也就無法用替代國原則。但是有可能出現一個問題,如果雙方都能夠有效舉證各自的結論,即中方舉證自身商品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的,而進口國舉證是在非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的,此時只能訴諸於WTO的仲裁機構解決問題。 第三種是“修法說”。持這個觀點的人雖然不多,但我估計歐盟最終採用這個方法的可能性比較高。他們認為替代國原則屬於WTO的規定,但市場經濟地位及標準則屬於成員國國內法的範疇。廢除了替代國原則之後,還要過成員國國內法的關卡。當然這個方案的前提條件是在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前,成員國已經制定了明確的市場經濟條件的標準。比如說,如果沒有類似歐盟的五項標準,那麼成員國就無法採取這種措施。這個觀點主要的看法是不要只關注WTO的有關規定,重點應盡快構建和完善成員國國內相關的保護性法規。從目前的一些情況看,歐委會比較傾向於採取這種方案。 7月12-13日,中歐在北京的首腦會談結束後並未按慣例發表聯合聲明,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中方的態度非常明確,而歐方說關於具體政策還在討論之中。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