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以“抄底”“倒逼”戰術促兩岸政治對話 | |
http://www.CRNTT.com 2013-04-30 09:00:54 |
二、主流向前,但有暗湧,癥結所在 經過四年多的八次“陳江會”,簽署了以“ECFA”協議為核心的十八項協議,屬於經濟範疇的協商已經基本完成,剩下的是“ECFA”的後續議題如“服務貿易”等的協商,按照政治經濟學關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應當轉入政治範疇議題的協商。 何況,“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開列的五項任務,已完成或正在進行三項:恢復兩會談判;簽署兩岸經濟機制協議;建立國共交流機制。還剩下兩項,就是進行政治談判,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國際活動空間問題,都是屬於政治範疇的議題。兩會協商理應進入新的階段,進行政治協商,全部完成“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開列的五項任務。 但是,就在這骨節眼上,兩會協商遇到了障礙,原先熱情推動兩岸協商的馬英九,卻是推行了名曰“先經後政”實為“只經不政”的政策。而且,在對待“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所餘下兩項任務的問題上,採取了功利主義,只要“國際活動空間”,不要“政治談判”。更是無視大多數國家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大趨勢和現實背景,及“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有關解決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必須經過兩岸協商的規定,卻試圖突破“入關”時“中先台後”的決議,要搶先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並試圖加入有“圍遏中國”涵義的“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協議”,並以繼續向美軍購表達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NO”。而由蘇貞昌把持的民進黨中央,也對黨內交流派實施狙擊,並煽動日本與之組成圍遏中國大陸的“自由同盟”。 其原因所在,與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有密切關聯。馬英九在其第一個任期內還有擔心民進黨反制的因素,但在連任後已經沒有選票壓力,而美國“重返亞太”的因素就佔了主導地位,具有留美背景的馬英九,擔心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將會得罪美國。蘇貞昌也是如此,因為美國有內部傳話,希望台灣能遵循“政黨輪替普世價值”的規律,並擔心國民黨繼續執政將會與大陸終極統一,突破“太平洋第一島鏈”;失去政治舞台的民進黨也更是沒能力沒人才再次上台;還有“獨派”的壓力;明年“七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與兩岸關係議題關係不大,在有蔡英文虎視眈眈之下,先充分運用民進黨地方執政品質較佳的優勢,打贏這一仗再說。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