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鐫刻在厚重風土中的運河時光

http://www.CRNTT.com   2013-04-24 11:30:01  


運河大堤上騎車人。遠處的仿古建築是廢棄的東陽市場。攝影/李飛
運河浮橋上簡陋的收費關卡。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飛
 
  現在,東陽市場的馬賽克已經脫落,中式挑檐的油漆也已褪色,大門封死,人們圍繞在它的四周擺攤做生意。原來這裡每逢農歷四、八是大集,二、六是小集,十是中集。現在人們對於集市的觀念沒有以前那麼強,每天都是流動的攤位,但因為處於兩省交界處,農歷四和八的日子,還是顯得更加熱鬧。

  ■ 運河邊的童年歡樂與離奇想象

  一座運河橋連接鄭口鎮和對面的山東,不長也不寬,限高,不能走貨車,看起來更像是兩岸生活來往的通道。橋上的叫賣者,混雜著冀魯兩地的口音,走近一看,居然賣的是椰子。椰子的外殼不再青綠,已經和這一帶的風土融合在一起,呈現一種土黃的幹裂狀,就像運河岸邊土地的樣貌。遇上大風,呼啦啦黃沙彌漫,吹得河里不多的水,快速翻滾流動起來。
  對小男孩來說,運河邊是傍晚放學回家路上遊戲的樂園,揮著根小木棍沿著河堤搗鼓扒拉一下,會收獲一些小魚小蝦。河堤上的楊柳樹已經抽出新芽,小男孩爬上樹把枝條往下撅——河堤形成的斜坡,剛好是抓著枝條蕩秋千最好的場所。運河邊長大的孩子,靠著運河創造著童年的歡樂。

  在運河邊長大的人,腦子里還保留著對運河離奇的想象。40歲的田福林現在鎮上做買賣,他說:“運河里有寶貝,都是以前走船進貢朝廷,遺落在河里的……”不光是田福林,運河邊長大40歲往上的人對運河都有這樣的印象。“我小時候,冬天水幹的時候,在運河邊上隨便就能撿到銅錢,還有一些瓷片什麼的,當時覺得銅錢值錢,其實那些銅錢都被洗刷得很薄了,現在才知道瓷片值錢哈,早知道就……”

  傍晚時分,一條破敗不堪的鐵皮船,正試圖從運河里打撈點什麼。兩個人站在船上,捕魚的魚竿插進水里,鐵皮船借力緩緩移動,一個人奮力把網拋撒進河里,一會兒兩人用力把網拉上來,往往只有微薄的收獲,一網下去,能夠有三兩重的鯽魚就算不錯了。大多數時候魚太小,男人的大手都沒法把它扒拉出網。河堤上有個少年,也舉著一根魚竿跟著鐵皮船來回移動,如同舉著一杆旗幟。

  ■ 運河上的浮橋生意

  故城一帶運河蜿蜒曲折。從山東到河北,如果從陸地穿越,往往要繞行很長一段路,費時費力。如果直接從運河上通過要經濟很多,於是就有了浮橋的生意。運河邊上西南鎮的潘長江就看好這個生意。前些年他家在村口架了一座浮橋,生意不是很好,五年前又投了幾十萬買了一座二手浮橋,架在隔壁村的河面上,河對面是山東德州市武城縣的東良莊。“算起來,這運河上的浮橋生意都有上百年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