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十八大開局後的經濟政策思考 | |
http://www.CRNTT.com 2012-12-20 08:48:18 |
文章認為,強調人民和民生問題的重要性可能蘊含的意義大體有兩點,一是怎樣以提升民眾在體制內地位作用讓中共更加體察民意順應民意代表民意設計政改方案;二是圍繞提升大眾福祉讓人民從改革和發展中公平分得利益設計新經濟政策。 文章就18大以後可能和可以出台的新經濟政策談幾點思路和理念方面的問題。 中共16大、17大通常被國外簡稱為“胡溫十年”,中國的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從2002年的2864億美元增長至2012年9月底的3.29萬億美元;年均經濟增速達10.7%;中國的經濟總量從世界排名第六位升至第二位。毫無疑問,不管人們在改革作為上有怎樣的評價,“胡溫十年”的的確確稱得上是中國經濟的黃金十年!如果中共18大開啟的是另一個10年,即“習李十年”的話,那麼,新班子在開局時應從自己的前任里汲取哪些經驗呢? “胡溫十年”經濟成功的主要經驗為: 1.順應“江朱時期”讓經濟融入全球化的既定國策,使中國成為本輪全球化中的最大受益國之一,中國產品在海外開拓了國際市場,在直接投資和原材料補充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國外資源。 2.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在經濟發展經濟增長中的決定性作用,成功應對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地方政府已成為拉動經濟擴張的一支重要力量。 3.持續打造了一個健康穩定的金融體系,特別是中國的銀行業,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後,已成為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中支配資源最多、資產質量最好、發展最快、服務功能最強大的金融支撐力量之一。 4.較好地處理了增長與穩定的關係,在取得10年快速經濟成長的同時,中國未出現高通貨膨脹,這實際上也說明“胡溫十年”即中國經濟黃金十年中,貨幣政策未出現過大的失誤。 5.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環境保護等一直得到重視和強調,儘管效果有些不盡如人意。 6.非公經濟的作用在理論上受到相當重視,國務院亦先後出台過非公經濟“舊36條”和“新36條”——雖然實踐效果和政策體制配套略差。 7.社保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步,農業稅徹底取消並形成城鄉統籌、三化同步、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思路,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也是農村農業政策成功的一個客觀反映。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