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警惕中國式金融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3-11 07:48:39  


 
  正如王岐山副總理說的,中國的金融機構並沒有受到國際金融風暴的太大衝擊。那麼,為什麼我們能如此“獨善其身”呢?不能不反思其背後的原因。尤其中國已經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經濟體,外貿依存度高達70%-80%,每年有巨量資金跨境流動。按常理來說,和國際金融環境應當非常緊密地聯動、深受其影響才對。為什麼我們依舊巋然不動呢?原因正是中國通過政府對利率、匯率等主要金融變量的嚴格控制,通過對資金跨境流動的嚴格管制,人為地擋住了金融海嘯。形象地說,中國政府就像抗災前線的戰士一樣,親自跳下水,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背後的國內金融機構。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自身實際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例如,中國的國家財政在過去若干年中多次向銀行體系注資,剝離不良資產。如果沒有上述注資,這次金融危機下中國的銀行絕不會那麼輕鬆脫身。又例如,為了控制跨境資金流動,中國政府一直采納嚴格的售結匯制度,使得外匯過分向政府手中集中,累積了高達兩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GDP的45%的龐大外匯儲備。從積極的方面來說,這些錢掌握在政府而不是私人手中,基本沒有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的炒作,是中國此次避免了在金融危機中遭到巨大的直接損失的主因。但是,從消極方面來說,如此巨量的資金掌握在一個決策中心即政府手中,投向渠道極為單一(其中7000多億美元是持有美國國債),由於閑置、浪費、匯率波動和投資失敗而已經造成的損失,也絕不是個小數字。 

  比較中國和美國在維護金融體系方面的不同做法,可以看出,兩國的政策手段,各有千秋,也各有弊端。美國是讓金融體系盡可能獨立於政府,市場化運作,但是出了大問題之後,政府還是不得不出來收拾殘局。最終政府花的錢也不少。中國呢,如上所述,政府一直是金融體系的穩定錨,是擔負無限責任的買單者,這樣固然可以大大提高金融體系抵抗衝擊的能力,但也有一個巨大的隱患———假若中國這種體系出了問題,那就連個收拾殘局的人都沒有了。 

  因此,中國的金融問題和財政問題是直接關聯的。只要中國的財政還能健康穩定下去,金融體系就一定能穩住。反過來說,假若發生中國式金融危機,就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表現為“純粹金融”的危機,而會表現為財政和金融體系互相拖累的一種惡性困境。這一點,無論中國政府的決策者,還是私人部門的投資者,都需要有清醒認識,保持高度警惕。(吳向宏 國際商業顧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