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更是一種壓力 | |
http://www.CRNTT.com 2009-01-16 14:51:33 |
事實上,GDP從來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評價經濟實力的最好指標,短缺經濟的歷史讓中國成爲最看重GDP總量的國家,這在一個特定歷史時期是可以理解的,但當經過30年年均9.8%的奇迹般的高速增長以後,在我們初步告別短缺經濟之後,更應該關注硬幣的另一面,那就是我們經濟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轉型之道,以便爲下一個30年的發展提供一個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均衡的發展模式,這顯然比陶醉于世界第三的名頭要更有意義。 談中國經濟本身的不足,人均GDP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2007年,中國人均GDP爲2800多美元,位居世界100名之後,而德國的人均GDP近4萬美元,位居世界前20位。按照2008年的增速,中國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也已經成爲定局,但即使到了3000美元,我們人均仍然位居世界的100名左右,用溫總理的話說,總量除以13億,就顯得很小了。的確如此,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即使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也只有美國的1/6不到。從韓國和我國臺灣的歷史經驗來看,一個奮起直追的經濟體往往能够維持比較快的經濟增長,直到人均GDP達到美國的一半。按照這個歷史經驗,即使維持中國現有的增長速度,直到2040年,中國才能完成這一目標。這意味著,在一定時間內,我們的經濟本身從民生的角度而言,國强民不富的基本狀况將依然存在。 從經濟發展的持續性而言,中國本身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的資源耗竭性模式不僅給本國的環境和資源帶來了壓力,更給世界資源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中國GDP却只有美國的大約四分之一不到,資源消耗却僅次于美國。中國消耗的資源,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起來的總和還大。鋼材消耗大約占世界鋼材消耗量的30%,水泥消耗超過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0%以上。未來30年,這種資源耗竭性的發展模式無論對于中國自身還是世界而言,都將是很難再承受的。再從經濟拉動的動力而言,東亞的奇迹其實主要建立在出口導向的基礎上,日本、韓國是如此,中國更不例外。出口和投資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70%左右,而國內需要却在30%左右的水平徘徊,這種人均GDP低下却保持高出口和投資率的情况,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還沒有先例,而可能導致的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在外界經濟衰退的情况下,因爲國內購買力的缺乏導致産能的大量過剩,這是中國應該著力從制度上進行解决的問題。 正是這種過度依賴投入推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平面化,沒有形成精細的財富創造模式,沒有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産業結構,這和日本、韓國完全不同。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儘管都曾經歷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粗放模式,但最終成爲經濟强國,靠的是技術和創新的進步,靠的是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産業群。中國過于依賴投入和出口的經濟增長不可能在保持人均收入增長方面持之以恒,東亞的教訓其實早已經告訴了我們這一點,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在人均收入達到美國40%的時候,就很難保持經濟繼續高速增長了。 我們無需再談民生的缺乏,也無需再談制度的殘缺,就産業本身和持續性而言,我們的確幷沒有形成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産業格局。就此而論,國務院目前正在制定的十大産業振興計劃的意義自不待言。的確,中國必須通過産業的振興奠定一個工業化的基礎,由此,必須進行結構性的改革,大力推動民間資本的投資熱度,特別是要推動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發展,這是中國人均GDP達3000美元之後必須完成的命題,否則,我們將不得不面對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只能在全球産業鏈的低端分享微不足道的利潤的尷尬。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馬光遠)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