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6-01-14 08:46:19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剛剛閉幕的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不僅僅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的延續,也是瞄准農業領域發展問題所提出的針對性、戰略性舉措。通過供給側改革,能夠找到新的農業發展路徑,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四化”同步。

  中國網刊登中國人民大學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孔祥智文章分析,當前,農業領域的供給側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第一,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落實,這裡指的是確權、登記、頒證,即通過實測、圖解等方法,核實農戶的承包地面積和地塊四至,繪制出農戶承包地塊示意圖,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頒發統一規範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這次權屬落實不改變二輪承包時期形成的土地承包關係和權屬關係,是對二輪承包工作的進一步完善。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體現了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權能,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是實現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穩定現有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的基矗二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這部分用地指原鄉鎮企業建設用地,企業倒閉或者搬遷到開發區後閑置的土地,要按照中央有關政策的精神,在嚴格規劃的基礎上,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並按照“同地、同價”的原則進行交易,從而不僅能夠盤活這部分閑置土地,為農村集體經濟增添一部分資產,還能夠緩解城鎮建設過程中土地不足的現狀。三是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這也是土地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統計公報,2014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總量為16821萬人,大約3500萬多個農戶舉家全遷到城鎮打工。這樣,他們在農村的房屋就處於閑置狀態。如何盤活這部分宅基地及農村房產,使一部分舉家全遷到城鎮且有轉出房屋甚至宅基地意願的農民工順利實現交易,並獲得一部分補償用於城鎮創業。四是土地徵收制度改革。按照現行政策,要探索制定土地徵收目錄,嚴格界定公益性用地範圍。只有公益性用地才能啟動徵地程序。完善對被徵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創造條件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入土地一級市常

  作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避免土地掠奪式經營;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使他們能夠安心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或者離開農業、農村;為農民工到城鎮就業提供新的資金來源,從而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新動力。

  第二,農業結構調整。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性任務,這是自1985年以來中央第三次明確提出調整農業結構。這次結構調整的基本要點在於“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次結構調整的特點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嘗兩種資源,挖掘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潛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四化”同步。

  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通過結構調整,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聯動,能夠減輕國內耕地、水等自然資源的壓力,緩解經濟發展和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促進農業生產由以數量為主轉向數量質量並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場導向,更加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次結構調整的主體是近年來新型經營主體,即專業大戶、家庭農嘗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包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他們是商品農產品供給的主體,也是農業現代化的主體。而結構調整的任務也隱含著進一步促進這些主體的發展,提高其發展的質量,這也是結構調整的內涵之一——農業生產的主體結構,即通過主體結構的改變推動供給結構的改變。

  第三,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新的國家糧食發展戰略,即“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提出“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國內糧食生產,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不斷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底線。根據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要確保稻穀、小麥等口糧的生產,既要保耕地,又要保產能,保主產區特別是核心產區的糧食生產。

  確保糧食供給包括糧食最低保護價格的改革以及現有糧食收儲制度的改革。近年來,糧食領域出現了“三量齊增”的現象,即產量增、進口量增、儲存量增,這是由於最低保護價政策和收儲政策相互交織而導致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們沒有正確運用這兩個政策工具的結果。因此,讓糧食價格回歸市懲讓糧食儲備回歸市場是這次改革的中心任務。

  文章強調,對於一個接近十四億人的人口大國而言,糧食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但由於高度重視糧食生產而導致環境負擔、經濟負擔過重也是一種不經濟、不理性的行為。因此,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將會對糧食產業瘦身、強體,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糧食產業,進而提高整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