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上海:再見,GDP! | |
http://www.CRNTT.com 2015-01-27 09:55:28 |
東方網刊登上海電力學院社會科學部副教授速繼明文章表示,沒有了GDP,很多人一定會問:以什麼標尺來衡量經濟發展變化?以什麼來衡量經濟規模?以什麼來衡量經濟結構?……又以什麼來衡量官員主政一方的政績大小?顯然,GDP承擔了不僅僅是核算和考量經濟發展狀況的功能,還負載了太多的額外的東西,恰恰是這些“額外”的東西,讓GDP考核難承其重,最終退出考核舞台。 一是,GDP的“神話”化。在SNA中,GDP僅作為社會再生產活動的初始流量,它反映某地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規模與活躍程度,代表的是某地在一定期間所創造的經濟總量有多大。一般的,我們用GDP來反映國民經濟發展變化情況;用以作為制定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用以檢驗經濟政策科學性和有效性;用以作為對外交往的重要指標。在一定時間段內,GDP 考核標準的采納,與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關,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經濟的合理性。一度成為重要的考量指標。但一切事物,強調過了頭,就走向了反面,“從理論上說,GDP指標有自身缺陷,不能完全反映經濟活動的總量,不能準確反映經濟活動的質量和效益,不能準確反映經濟結構,不能準確反映社會分配和民生改善,不能準確反映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參見杜海濤、成慧:《全面認識GDP》)。這一切,人們往往視而不見,GDP 在中國被神話了。 二是,GDP的“扭曲”。“GDP不是萬能的,但沒有GDP是萬萬不能的”。尤其是GDP的績效考核觀下,一切為了GDP,一切服務於GDP。誰阻攔了我的GDP的增長,我就和誰急。於是,為了一個個數字,社會發展的意義消失了,作為社會發展的推動者——人在GDP的光環下,隱去了。人們忘卻了經濟發展的原初意義。我們要看到,GDP不是萬能的,即使人們幾次修訂考核辦法,GDP仍然不能全面反映社會進步。例如,GDP作為生產指標,不是收入分配指標,不能反映一個國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不能反映社會最低生活保障、失業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況,也不能反映資源環境的變化。為了GDP,甚至可以不計資源消耗,不計環境損失代價,不計代際之間的公平…… 三是,GDP的退唱—執政觀的三重還原。在政績考核中,GDP只是一項指標、一個尺度而已。應該說,上海市是比較早提出GDP考量的身份。1981年,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敏之向中國社科院申請了《上海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的課題,課題提出要以GDP來綜合考核上海。以前中央一直以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來考核上海的,提出要以GDP來考核上海,就是要把金融、貿易、航運等服務業納入綜合考核的內容,不僅僅是考核工業、財政。四年之後,國務院批准建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採用GDP對國民經濟進行核算,中國開始了建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理論基儲指導思想和核算模式等的研究。1986年國家七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宏觀經濟分析”最早完成和公布了中國自主研究的GDP指標。從此,GDP走入了考核體系,走進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走入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文章認為,上海明確放棄GDP增長目標,是有大魄力、大勇氣的。這一舉措事實上實現了執政觀的三重還原。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