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打造中國宏觀調控體系2.0版

http://www.CRNTT.com   2014-07-25 09:07:03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訊/中國的宏觀調控體系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初步建立以來就一直承載著二重目標,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宏觀調控的特色、走向與成效。

  人民論壇發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福前文章表示,中國宏觀調控的一重目標是:改革、發展和穩定。其中,“穩定”包括經濟穩定、政治穩定和社會穩定,但主要是後兩種穩定。中國宏觀調控的另一重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這四個目標可概括為經濟增長和經濟穩定兩大目標。

  在中國經濟政策的二重目標中,前一重目標是上位目標或最高目標,後一重目標是下位目標或從屬目標。雖然改革、發展和穩定不完全是宏觀調控目標,但是在中國現階段,改革、發展、穩定是總攬全局的政治任務,是最高的政策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必須既要服從於又要服務於改革、發展和穩定這個最高目標。特別是“穩定”這個目標對經濟政策的四個目標約束最大。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當然也是宏觀調控的基礎和前提。宏觀調控措施何時出台?宏觀調控的對象和重點是哪些?宏觀調控的力度多大?宏觀調控持續時間多長?經濟政策的四個目標如何排序?這些問題都必須根據是否有利於穩定來加以抉擇。這使得中國的宏觀調控具有明顯的相機抉擇的特點。

  宏觀調控中的“可控性”理念

  文章稱,中國經濟政策制定者和相關政府部門一直持有一個基本信念:資源配置,經濟比例關係,經濟結構,宏觀經濟指標(總量)乃至經濟規律,經濟發展趨勢都是可控的或可調節的。只是這個信念的強弱程度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而已。這個信念對中國的宏觀調控影響很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宏觀調控的特色。“可控性”這個信念並非空中樓閣,它既有客觀物質基礎作為依據,也有某些認識或判斷作為支撐。

  首先,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特色。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調配資源的能力,我們能夠比較容易地調整一些主要的宏觀經濟總量和一些重要的經濟比例關係,從而比較容易地實現我們經濟政策的數量目標;我們能夠對重大突發事件和來自外部的經濟衝擊做出快速反應,較快地出台應對措施,並且可以出重拳、大力度地應對危機和突發事件。我們應對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7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等,就是很好的例證。

  其次,中國的土地和自然資源(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屬於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與私有制占統治地位的市場經濟國家不同,中國政府憑借土地和自然資源的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對資源配置擁有很大調控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