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羅姆尼的報稅單看美國的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12-11-24 11:21:32  


 
  根據羅姆尼公布的報稅單,他2011年收入約1370萬美元,納稅約194萬美元,實際稅率為14.1%。奧巴馬2011年的收入約為79萬美元,報稅16.2萬美元,實際稅率為20.5%。一眼就可以看出,羅姆尼的收入幾乎是奧巴馬的20倍,但是他的稅率卻比奧巴馬的還要低5個百分點。這就是奧巴馬陣營窮追不舍的原因:他們想讓選民知道現行稅法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按照美國現行稅法,資本收益的稅率為15%,而工資所得的稅率則高達35%。因此儘管富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能比工薪階層高,但是由於投資所得和慈善捐款享受優惠稅率,因此前者的實際稅率往往比後者要低得多。

  圍繞羅姆尼報稅單的鬧劇基本上結束了。當然了,羅姆尼還可以公布2010年之前的報稅單,但是這樣做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這場鬧劇最大的輸家是羅姆尼,最大的贏家是奧巴馬。就憑在這場鬧劇中的表現,羅姆尼當選的前景顯得更加渺茫了。早知今日,何必一再拖延、給很多選民留下不好的印象呢?看來這位前州長還沒有領悟“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最難以讓人理解的是,他居然沒有從自己的父親身上學會如何適應美國政治的“潛規則”。

  其實,拋開這場鬧劇背後的政治因素,一張報稅單可以把我們帶入美國政治的萬花筒,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的民主。

  稅收、國家和民主

  沒有稅收,就沒有國家。這個道理大家都能理解,因為無論是民主還是專制,每個國家都有各種各樣的運營成本,包括政府雇員的薪酬、軍費、社會福利、公共設施等等。稅收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強制性:如果靠個人自覺的話,幾乎不會有人納稅。這就是為什麼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施行自願納稅,否則“國將不國”了。

  沒有稅收,就沒有民主。這個論斷則有些費解了,因為世界上這麼多國家每個都在收稅,有的是民主,有的是專制。然而,美國的建國歷史恰恰為這個論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佐證。

  北美13個殖民地反抗英國統治的獨立戰爭始於18世紀後期,其導火索就是英國議會於1765年通過的《印花稅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印刷品(包括公文、合同、報紙等)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可以流通。可以想象,該法案讓殖民地人民群情激昂,一年後被迫廢除。之後,英國議會又通過了1767年《唐森德法案》和1773年《茶稅法》,而後者直接導致了名垂美國歷史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在反對英國制定的各種苛捐雜稅的過程中,殖民地人士提出了“無代表不徵稅”這一響亮口號。簡而言之,在他們看來,英國議會通過的一系列稅法都是無效的,因為北美殖民地在英國議會沒有自己的立法代表,沒有代表就表示沒有獲得被徵稅者的同意。就這樣,一場由抗稅而引發的獨立戰爭爆發了,並最終導致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有人肯定會問,既然有美國這個“無代表不徵稅”的活生生先例,為什麼那些生活在專制政權下的人民不仿效美國,為自由和民主而奮起抗爭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涉及兩個方面。第一,既然是專制,國家機器多半強大有力(或者表面上看起來如此),讓那些想抗爭的人不得不忍辱負重,待時而動。第二,並不是每個專制國家都施行苛捐雜稅。如果一個專制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並不依賴強制性稅收的話,其統治下的人民也就沒有多少動力和底氣去高喊“無代表不徵稅”。相反,統治者還可以理直氣壯地反駁:“不徵稅無代表。”事實上,當今世界很多專制國家的人民還沒有奮起抗爭,正是因為強制性稅收在這些國家的財政收入中所占比例比較小。

  中東產油國常常被認為是“不徵稅無代表”的典型代表。由於國家壟斷了巨額的石油收入,因此沒有必要強迫人民繳納繁重的賦稅。不僅如此,這些國家還極為大方地為自己的國民提供各種讓人羨慕(甚至是咂舌)的福利。生活在“富貴溫柔鄉下,煙柳繁華地”的人民又怎麼會揭竿而起呢?然而,世界上的產油國就這麼多,因此沒有石油的國家就只好通過其他手段來減少對稅收的依賴,如扶持國有壟斷企業、出讓國有土地、製造房產泡沫,以及名目繁多的隱性稅收等等。雖然最後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對國民來說,這些政策具有很大的欺騙性,讓他們覺得政府並沒有搜刮民脂。

  還是薩繆爾.亨廷頓一語道破天機。他老人家在《民主的第三波》一書中寫了這麼一句話:“無代表不徵稅是一個政治口號,而不徵稅無代表是一個政治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