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不妨學學奧巴馬夫人的演講技巧 | |
http://www.CRNTT.com 2012-09-06 10:37:04 |
環球時報-環球網今天登載周琪的文章“不妨學學奧巴馬夫人的演講技巧”: 奧巴馬夫人米歇爾意外地成為民主黨代表大會的主角。她的演講在挑剔的美國媒體那裡博得了罕見的齊聲喝彩,被公認將為奧巴馬競選連任加分。 細看米歇爾的演講,其實並無太多驚人之語,講的多是家庭故事。然而可能就是這些平凡的家庭故事,讓每個聽眾都感同身受。比如講到學生時代的助學貸款時,米歇爾說:“那時我們那麼年輕,那麼相愛,那麼負債累累。” 這不禁令我想起1996年在聖迭戈舉行的美國共和黨提名代表大會上,前總統里根的夫人南希所作的演講。當時里根已經身患老年痴呆症,認不出人來了,對南希來說這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日子,但她還是站出來為共和黨競選打氣,充滿激情地講述她和里根共同奮鬥的歷程以及她如何努力幫助里根走過最後一段人生路程。南希的講話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被報以熱烈掌聲,同時也振奮了共和黨人的鬥志。 在2008年,希拉里.克林頓在與奧巴馬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關鍵選舉中,也曾有一次打動人心的演講,當時希拉里已經連敗數場,正在做背水之戰。在那次演說中,她傾訴了自己作為一個女人參加競選的艱辛,數次哽咽,博得了眾多同情。結果她贏得了意外的勝利,得以繼續其選舉之路。 米歇爾、南希和希拉里都使用了同一種演說技巧,即動用了一點兒小小的悲情。無論其中可能有多少表演的成分,它們的效果可以證明:多點兒人情味的講話更具公關效力。富有人情味的傾訴往往比刻板的宣講更能打動人心、贏得同情和支持。 在美國,除了在某些非常正式的場合,如總統宣讀國情咨文等重要文件,一般官員在面對民眾演講時都會盡量表現得輕鬆、幽默、富有親和力。而相比之下,亞洲官員在公眾面前則往往比較拘謹、不苟言笑。這無疑與東西方文化傳統和國民性格差異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這並不是說我們的領導人在對老百姓講話時,就不能做得更有感召力。毛澤東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範,多年之前,他就在著名的《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過官員“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無的放矢,不看對象”、“甲乙丙丁,開中藥鋪”等等教條主義的說話和寫作方式。可見,我們的官員在保持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準確表述政策的同時,也可以努力以更加貼近人心的語言、更富有親和力的表現來顯示更多的人文關懷,來贏得民心。這或許也是政府公關的一種技巧吧。(作者是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