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蔣方舟:對台灣的過度想象,是對一個更好中國的向往 | |
http://www.CRNTT.com 2012-06-14 13:48:55 |
1947年,一個叫鄭定邦的建築師奉命為台北市的街道命名,他把一張中國地圖貼在台北街道圖上,中軸線對准中山南北路,然後把中國地圖的地名,一條一條畫在台北街道上。所以熟悉中國地圖的人很難在台北迷路,因為一抬頭就是“溫州路”、“西藏路”、“武昌路”。 65年後,“反攻大陸”的說法仍時常被提起,卻往往是被大陸人提起,半開玩笑地期待著台灣早日統一大陸。台灣,成了浮游在中國大陸上的一張地圖,成了想象中的祖國。 1、台北之所以破,是因為政府不敢隨意拆除或者征用 到台北桃園機場是下午,濕熱得很。 在大巴上,中年導游介紹台灣現在有兩千三百萬人,其中大約兩百萬人如今在大陸做生意。我忽然想到,1949年,徙台灣的大陸人,似乎恰好也是兩百萬。當年投奔台灣的人,滿心前途未蔔,可恐怕怎麼也想不到如今會以這樣的方式回來。 導游又說:“大家往窗外看哦,這就是台北。那很多人會說嘞,本來以為台北會很繁榮,一看,唉?!怎麼這麼會破~~” 車窗外的台北,的確是舊舊破破的樣子。建築不高,灰灰矮矮,街上一批批騎摩托車的人穿行,感覺有點像80年代的中國大陸,或者是內陸的一個被遺忘的二三線小城市。 導游隨即自問自答,說台北之所以這麼破,是因為台灣人對房屋擁有所有權,政府不能因為城市建設的原因拆除或者征用;不像大陸,看起來很新,因為房子都是國家的,而不是自己的。 大概是因為帶慣了大陸來的遊客,所以導游在介紹台灣的時候,總是會和大陸做對比,比如言論自由,比如民眾對待領導人態度的不同。 我在大巴車的後排,看著導游手舞足蹈講一些對我們來說或許已經有點老舊的政治段子,惟妙惟肖地模仿著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忽然覺得他的言行在兩岸關係中有種象徵意義:台灣對大陸,有自傲、有怨恨、有同情、也有取悅。十分微妙。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