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海外駐軍,美國“有減無增”

http://www.CRNTT.com   2012-01-11 09:07:01  


   
其他角度上看,美國數量也“有減無增”   
 
  反恐戰爭讓收縮趨勢局部“反彈”30萬,而撤軍已是大勢所趨 

  911之後由於反恐戰爭的需要,美軍在中東增兵,2003年後,美軍部署在中東的兵力急速增長,駐扎東亞和歐洲的兵力持續下降,到了2005年,美軍在中東地區的駐軍人數是其他地區的兩倍。但隨著伊拉克戰爭的結束,美軍的撤軍行動也開始進行,未來美軍在伊拉克將只保留3000餘人的訓練部隊,此後還會進一步削減。而阿富汗由於反恐需要,則吸納了一部分從伊拉克撤離的軍力,整體上保持著目前穩定的狀態。 
  
戰略重心仍離不開北大西洋地區   
   
  歐洲是與美國價值觀趨同,同時兼具財富和軍事實力的盟友
 
  美國並不打算將歐洲人排斥在外。歐洲作為另一大民主合法性、財富與軍事力量的倉庫,有著作為夥伴的巨大潛力。奧巴馬在就任總統後對歐洲進行首次訪問時,每年進行的北約峰會都會明確這一觀點。對歐洲人來說,二十世紀後期是如此美妙:作為對政治上保持團結的回饋,美國不但將歐洲納入其保護傘之下,還在管理世界事務方面給予後者小兄弟的角色。

  在這種情投意合的大環境下所產生的態度極難改變。因此,在蘇聯解體二十年之後,儘管俄國的防務開支僅為歐洲的一半,但後者卻依舊堅持認為其安全有賴於美國的保護。在同一種心態的作用之下,歐洲毅然拒絕接受關於美國在地緣政治利益方面與自己分道揚鑣的觀點;於是,當美國的政策與歐洲的觀點相左時,歐洲人會僅僅將之歸結於美國犯了錯誤,而且後者很明顯需要得到自己的明智建議、以重歸正道。
  
  應對區域安全北約給美國“減負”,利比亞危機美國並未直接出面 

  德國成為緊固於歐盟的民主國家。蘇聯坦克在北德平原掃蕩的威脅也並不存在。雖然捷克等一些曾被蘇聯占領的中歐成員仍認為北約是制約蘇聯野心複生的政治保證,但實際上其目標已不針對俄國。事實上,北約歡迎俄國官員在和平夥伴項目下參加軍事演習並訪問北約總部,而北約在區域安全和反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利比亞局勢中國際社會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態度:法國幹涉利比亞的熱情和希拉里.克林頓的嘴上功夫。一開始美國的策略似乎是要通過金融、經濟甚至是“心理”壓力的聯合效應將卡扎菲政權擠出權力核心,讓卡扎菲在核心支持圈里陷入孤立。而後來在獲得聯合國授權後曾與上校親密合影的薩克奇卻“翻臉不認人”。事實上正投入到反恐戰爭中的美國抽身乏術。
 
  結語:五角大樓每年都會進行戰略考量和軍力調整,目前美國在除過伊拉克和阿富汗以外的軍力部署也多是微調,並不可能真正意義上做到“劍指”某國,這背後不但是由於削減成本的現實因素,也更是“大國無戰事”的和平大勢所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