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扎克伯格的內心和你我的關係 | |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4:41:38 |
馬克.扎克伯格是誰?這個總蹬著橡膠涼鞋、套著T恤衫和毛絨夾克的大男孩,怎樣把哈佛集體宿舍的一種想法辦成了一家驚天動地的公司?27歲的他沒有拿到大學文憑,卻創辦和掌管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他是如此少年得志,以至於保羅.艾倫評價說,“我無法在世界歷史上找到一個先例,這麼年輕的人卻擁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等一等,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Facebook的創始人是一個哲學與實踐的奇異混合體。首先,扎克伯格是個“產品天才”。從一開始在哈佛寢室裡敲敲打打,直到Facebook取得巨大的成功,扎克伯格始終希望能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媒體與用戶互動的產品上,在他看來,這才是Facebook的真正價值所在。他永遠把產品管理當作自己的首要工作。“我覺得那些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們最關注的永遠是產品。”他說。“我們希望能夠使世界更美好,而我們所採取的途徑是製作出合適的產品。” 產品的背後是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的背後是扎克伯格獨特的經商理念。柯克帕特里克有一句總結很讓人震動:“讓網站有趣,比讓它賺錢更重要。這樣的聲明在Facebook不長的歷史中始終擲地有聲。”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扎克伯格的思考的完整鏈條:做最好的、最簡單的、讓用戶以最方便的方式分享信息的產品用戶的體驗和增長比盈利更重要將Facebook看作一個永遠需要不斷完善的項目,而不是一台賺錢機器。一句話:追逐用戶,而不是追逐金錢。 真正驅動扎克伯格的是什麼呢?在他的常用詞典中,有這樣一些詞匯:透明度、信任、聯繫、分享。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個人頁面上這樣描述自己的興趣:開放,創造事物幫助人們彼此聯繫和分享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革命,信息流,極簡主義。他說:“一個透明度高的世界,其組織會更好,也會更公平。” 《Facebook效應》傾力剖析了上面所說的兩大現象。然而,讀完全書,有一個地方我很不解渴,正如我看完那部《社交網絡》的電影之後也很不解渴一樣。我希望了解更多扎克伯格的內心世界,這並不是緣於我有多少對名人的窺視欲,而是因為他的內心世界是隱藏不得的。Facebook為首的社交網絡已徹底改變了互聯網世界裡的人際關係定義,以及人們對隱私的概念和要求,甚至形成了一種嶄新的文化現象。扎克伯格如此年輕,卻如此有影響力,全人類都有必要了解其商業哲學。 扎克伯格想要創造並統治一種截然不同的互聯網。如果說谷歌和其他搜索引擎想索引的是信息,他想索引的則是人們腦中之所想。這樣的計劃要獲得最好的運行,人們就必須願意把更多的個人信息呈交給Facebook。然而,有誰能夠判定,扎克伯格對透明度與開放性的理解是不是過於簡單和天真呢?他相信,如果人們變得更加透明和開放,世界會變成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可是,對於許多人來講,因透明而付出的代價是他們能夠承受的嗎?或者說,如果你不是扎克伯格那樣的幸運兒和成功者,難道你也應該相信他所說的,沒有什麼東西還可隱藏? (馬克.扎克伯格,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被人們冠以“蓋茨第二”的美譽。哈佛大學計算機和心理學專業輟學生。據《福布斯》雜誌保守估計,馬克.扎克伯格擁有135億美元身家,是08年全球最年輕的單身巨富,也是歷來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