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 |
台灣人講述真實的台灣(下) | |
http://www.CRNTT.com 2011-04-25 11:09:30 |
越玩越大 2006年成了分水嶺,Live House的發展仿佛一飛衝天。不僅在音樂場地的塑造上,開始在台北及台灣其他城市尤其是在青年學生出沒的文藝區域中,打造了更為鮮明的次文化風格及指針意義,同時,作為台灣年輕人玩樂團、發表原創搖滾樂的重要場所,Live House在經營站穩腳跟後,也鼓舞了更多有音樂夢想的年輕人投入玩樂團、創作音樂的文化中。 The Wall的特色在於引進專業的管理,改變原先地下樂團演出場地及樂團本身的隨性方式,Live House提供的節目更加有計劃,也更有規模。定期不斷引進在歐美、日本對本地樂迷較具有吸引力的獨立搖滾樂團,也刺激了本地樂團各色樂風的發展,同時也將原本只是非常小衆的搖滾愛好圈,擴大到一般聽音樂或文藝愛好者都有興趣的表演文化。 甚至,原本在數字時代已不寄望賣唱片賺錢的主流唱片公司,也開始安排有現場演唱能力的歌手,不定期地在Live House演出。這樣的做法不僅能經營穩固的歌迷關系、訓練歌手的表演能力,也使在Live House舉辦的300至500人的小型演唱會,成為主流唱片公司辦活動的場所之一。比如與The Wall同樣在台大附近羅斯福路上的另一家Live House河岸留言,走流行、民謠搖滾或爵士、融合的樂風,近年成為流行歌手轉戰小型表演場地的首選。 而The Wall及河岸留言的專業Live House場地經營方式,也使其開始擴大經營規模。The Wall不僅開始進入南台灣,經營高雄市的獨立音樂展演場地,近期也要進入東台灣的宜蘭,將這樣的獨立音樂及青年次文化氣味繼續擴展其影響範圍。而河岸留言原本只有容納約一百人的小場地,在兩三年前,又擴大規模另開一個能容納500至700人的較大場地—河岸留言紅樓店,將Live House文化帶到過往青少年文化的重鎮西門町,由市府舊紅樓改設的Live House,讓音樂文化場地成為政府文化觀光政策的一環。 日常生活化 在Live house的表演洗禮下而成長起來的台灣樂團,也已呈現出一路走來的成果。從老團濁水溪公社,到中生代的1976、旺福、回聲、甜梅號、Tizzy Bac、熊寶貝、阿飛西雅等,以及近期作品及表演都很受矚目的白目樂隊、麥克白、Mary See the Future等等。由Live House場地所孕育的樂團,以及這些獨立樂團持續發表、獨立發行的音樂專輯都已有很成熟的水準與多元的音樂風格。地下、獨立樂團的數量,也由三年前約五六百個暴增至1000個以上。 台灣獨立樂團創作風氣的蓬勃,似乎是Live House更為穩定發展後的必然結果。看起來,玩獨立樂團、創作各色音樂的人變多了,但其實Live House最重要的終極價值,反而是它作為日常生活化的音樂場地創造者的角色。是那些願意在華燈初上時停步排隊的樂迷,是那些圍著喜愛的樂團也在開始玩團築創作夢的懵懂年輕人,是那些被吸引進去從事獨立音樂展演相關工作的熱情分子,他們才是Live House具有某種特殊文化吸引力的真正核心。 在台灣,去Live House玩樂或許已不再是非常小衆的活動,反而慢慢被一般文藝愛好者視為日常消費中的選項之一。在有演出的時段鑽進某個Live House,大家都會感到這很尋常。這或許是Live House文化褪去其前衛、不流俗的次文化外表,走向更為成熟的音樂場地新階段的表現。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