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費問題的要害不在於增幅而在於用途 |
中評社北京3月9日訊/(評論員 餘永勝)3月4日,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李肇星宣布,正在提請人大審議的2011年中國軍費為6011億元,比去年增加12.7%。這是中國軍費增幅去年降至7.5%後,再度回歸兩位數。消息一經宣布,即引來國際媒體的如潮評論。德國《明鏡》周刊稱,中國希望成為任何領域的超級大國,包括成為現代化的軍事超級大國,所以正在“一步一步地增加國防開支。”日本《朝日新聞》發表評論說,中國軍費再度以兩位數增加,表明軍事擴張路線鮮明,勢必會引起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的警戒,中國有必要進一步提高透明度。雖然也有對中國軍費增幅表示理解的聲音,但更多的則是表示了顧慮與擔憂。作為當事者,我們顯然有必要把這個問題做個釐清,以正視聽。
其實,從縱向比較來看,過去的二十多年里,除去年外中國軍費都是兩位數的增幅,外界雖然對此也有鼓噪,但基本上已習以為常。今年回歸了正常增幅,外界卻又把它當作話題炒起來,給人的感覺是,中國軍費增幅只能降,不能升。這樣的邏輯,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而從橫向上看,與多數國家比,中國軍費占GDP的比重都是偏低的。據世界權威機構統計,冷戰結束後,多數國家軍費占GDP的比重在2.5%至3%之間,這也是國際公認的“安全水平”。而中國6011億元的軍費只占GDP的1.4%,如果再考慮中國正處於軍備轉型期,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中國軍費占GDP的比重實際上更低。相比之下,美國的核心國防預算為5300億美元,超過GDP的4%,這還不包括專門的戰爭撥款。即便和周邊國家相比,中國的比例也是偏低的。據俄新社日前報道,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稱,俄羅斯2011年國防開支占本國GDP的比重為2.9%, 2012年將達到3%,印度的比例超過其GDP的2%,韓國的這一比例為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