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阿桑奇:可以解密 不能解“套”

http://www.CRNTT.com   2010-12-09 09:52:44  


 
個人自由vs集體安全

  最後,“維基解密”的運作,在理論上考驗自由、民主的極限,因此,如何平衡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絕對開放與必要保密之間的衝突,的確非常值得大家深思。

  美國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雖然經過兩屆不同政黨的總統,做法幾乎一模一樣:控制一切戰事信息,絕不讓美國人看到毀滅、流血、死傷的鏡頭,更不讓美國人感到戰爭的無情、可怕、殘酷。比如,9年多來,美國人一直看不到死傷軍人回國途中或其他戰地殘忍實況的照片,除非是政府本身發布的。

  這是來自越戰的悲慘教訓。

  因此,主流媒體不會也不能報導戰爭真相,它們的戰地記者都受到政府的“關懷”和“保護”。因此,對美國人來說,阿伊兩戰不是流血、傷亡、毀滅的戰爭。

  在這種新聞全面封鎖下,任何真相只能依靠來自當事人的洩密了。既然傳統主流媒體無法扮演它們應該扮演的角色,那麼新興媒體——互聯網便挑起這個重擔子了。於是,出現了專門洩露大公司和政府的“維基解密”網站。

  這不是“維基洩密”網站的首次亮相;它既然獲得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德國《明鏡周刊》等三分權威報紙的配合與合作,同時發布密件,可見網站主人反戰的決心。

  40年前(1971年)越南戰爭,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前分析員丹尼爾.埃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洩露五角大廈密件,結果被當時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稱為“美國最危險的人”。

  如今,“維基解密”網站主人阿桑奇扮演類似的角色,會不會也被稱為“美國最危險的人”?

  當阿桑奇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他毫無疑義地說:發動戰爭的人才是最危險的人!下面是他在德國《明鏡周刊》訪問最後的一段話:

  《明鏡》:您可能會在美國矽穀開一家公司,住在矽穀帕洛阿爾托有游泳池的房子。您為什麼決定選擇建立“維基解密”網站呢?

  阿桑奇:我們都只能活一次。因此,我們有責任充分利用我們的時間,並做一些有意義和令人滿意的工作。這是我覺得有意義的和令我滿意的工作。這是我的氣質。我喜歡創建一個大規模的系統,我喜歡幫助脆弱的人。同時,我喜歡打壞蛋。總的來說,這是蠻令人愉快的工作。

  阿桑奇不愧為一個反戰勇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