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翻拍四大名著,我們超越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3-06 11:16:48  


新版《三國》劇照。
  中評社北京3月6日訊/從今年5月起,投入巨額資金、完全市場化運作、追求電影式視覺,並在名著解讀上力求另闢蹊徑以吸引當代觀眾的“新版四大名著”將集體亮相,《時代周報》3月3日刊載文章《翻拍四大名著,我們超越了什麼?》,內容如下:

  今年5月,高希希版的《三國》和李少紅版的《紅樓夢》將與觀眾見面。最遲到2011年,張紀中版的《西游記》和鞠覺亮(1983年《射雕英雄傳》副導演)版的《水滸傳》也將依次登台亮相。自從1998年央視版“四大名著”收官以來,這是華人世界再一次對“四大名著”全景式的呈現,儘管面世時間如此接近有著偶然性,但“新版四大名著”不約而同地投入巨額資金、完全市場化運作、追求電影式視覺,並在名著解讀上力求另闢蹊徑以吸引當代觀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的集體亮相是中國電視劇行業整體邁入了全新階段的必然,也是當下中國電視劇行業真實狀況最好的觀察標杆。

  明朝人馮夢龍提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為“四大奇書”,深得明末清初文學大家李漁的認可,便也被當時世人所接受。後來《金瓶梅》被《紅樓夢》替代。在上世紀20年代的新文化運動當中,評論家們紛紛給舊小說平反,四大奇書變成了四大名著,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將華人世界最著名的故事以視覺化呈現,自1924年香港民新影片公司拍攝的梅蘭芳《黛玉葬花》開始,從未止息。例如邵氏1961年拍攝了電影版《紅樓夢》,此後陸續推出《鐵扇公主》、《水滸傳》、《水滸傳2蕩寇志》等等。1961-1964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在國際上收穫頗多榮譽,影視第一槍則源自1982年國慶播放的《西游記》試集《除妖烏鶏國》,從1983年始至1998年終,中央電視台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聯手打造了《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與《水滸傳》大型電視連續劇集,算得上是四大名著第一次全景式的展現。在這前後,華人世界里或整部、或片段地以電視劇、電影形式呈現四大名著的例子不乏枚舉,僅《西游記》一例,從1999年至今,大陸與香港便已有7部電視劇、1部電影面世,連好萊塢都曾不止一次地凑過熱鬧。

  對於人物、故事眾多的四大名著,最佳展示載體無疑還是電視連續劇。儘管央視舊版四大名著從未停止過重播,但自2005年開始,一些具有實力的影視公司與地方電視台就已經開始策劃、投資新版四大名著,數年間它們一直是媒體和觀眾的關注焦點,也常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從沒有邀約相伴,但它們最終將在前後1年時間內集體與觀眾見面,並都號稱將超越央視舊版,在它們最終接受觀眾檢驗之前設問,在四大名著的集體翻拍事件中,我們超越了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