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不轉念 經濟轉型無望 | |
http://www.CRNTT.com 2009-11-10 11:37:14 |
在2009年至10年施政報告發表後,關於特區政府是否放棄了傳統的“積極不干預主義”應當是有了明白的結論——在形式上做了“微調”,但是,實質不變。 2009年至10年施政報告的第6段關於“政府角色”如此說:“全球經濟危機全面衝擊各地政府和人民,我們要思考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角色。去年成立的經濟機遇委員會(經機會),提出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分別是教育、醫療、檢測和認證、環保、創新科技和文化及創意產業。政府接納建議,手研究具體措施。我們的策略是‘拆牆鬆綁’,移除對產業發展的障礙和協助開拓新市場。我們會緊守‘大市場、小政府’的原則。”請看:策略“拆牆鬆綁”,便是“微調”;緊守“大市場、小政府”,方為本質。—附帶說一句:這才是真正的“微調”;稱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是“微調”乃是“指鹿為馬”。 “積極不干預主義”只是微調 是否動用稅收政策來鼓勵特定產業或行業發展,是判斷“積極不干預主義”是否被改變的準則之一。特區政府堅守“積極不干預主義”的重要佐證之一是:2009年至10年施政報告關於發展創新科技產業,不再提2009年6月22日曾蔭權所宣佈的特區政府“會積極研究提供嶄新的財務或稅務誘因,鼓勵私營機構增加科研的投資”,相反,列舉香港私營企業在研發方面的開支從2001年佔香港總研發開支的不足三成提高至2007年接近五成,以肯定“市場機制”的作用。於是,僅撥款2億港元推行“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讓參與“創新及科技基金”或與香港科研機構進行應用科研項目的企業享有其投資額百分之十的現金回贈。(該報告第40段) 還有另一個重要佐證。2009年6月22日曾蔭權表示:“經機會在研究推動這六個優勢產業發展的時候,發現一個共通的問題是土地資源,而土地資源的問題未必是能夠完全倚賴市場自行解決的問題。這些優勢產業都是香港邁向知識型經濟的新動力,但業界不一定能夠在市場以市價和一般商業手段去競投土地。所以,政府願意以開放態度,以新思維去為這幾項優勢產業拆牆鬆綁,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2009年至2010年施政報告第24段提出一籃子方案釋放逾千幢舊工業大廈,是在“六項優勢產業”標題之下,看似落實6月22日承諾為推動六大優勢產業發展而採取的政策措施。但是,10月15日,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解釋所謂“活化工業大廈”措施時卻強調,特區政府貫徹“大市場、小政府”原則,不會規限工業大廈重建或改裝後的用途。 香港絕大多數企業是中小企業,經濟過度依賴傳統地產業,沒有政府予以適當推動、鼓勵和規限,產業結構完善和升級是無法想像的。僅以“研究和開發”(R&D)而論,即使香港私營企業在研發方面的開支從2001年佔香港總研發開支不足三成增至2007年近五成,香港總研發開支仍明顯低於新加坡、韓國、台灣,也不及中國內地。特區政府長期堅守“積極不干預主義”,已使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難道還繼續袖手旁觀? 經濟轉型需政府有力介入 凡事均一分為二。由於特區政府堅守“積極不干預主義”,對市場的影響有限,近一年多來香港經濟與政治的形勢呈現某種背馳現象:一方面,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的管治和施政愈益困難,本地政治形勢不斷惡化;但是,另一方面,香港經濟逐步擺脫“百年一遇”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嚴重衰退,地產市場和股市均上升,視本地政治形勢惡化如無物。 所以即使香港經濟形勢好轉,但特區政府民望不升反跌。因為,越來越多的香港居民看明白了,經濟形勢好轉非特區政府之功勞,而施政報告推動所謂“六大優勢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都是“揚湯止沸”或“隔靴搔癢”的雕蟲小技。 在近期,即使香港政治形勢隨特區政府展開關於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的諮詢公眾而進一步惡化,香港本地經濟形勢好轉的趨勢不會受阻,股市仍將上升,地產市場雖已因特區政府最近“出口術”而升勢有所緩和,但若無實際措施平抑地價和增加樓宇供應,其上升基調仍將繼續。 然而,“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在中長期,只要特區政府不從根本上修正“積極不干預主義”,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仍將是可望而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