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價格信號透露中國經濟增長三大困惑

http://www.CRNTT.com   2009-05-13 11:52:34  


 
  首先,PPI有尾隨CPI波動的跡象。據對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這16個月間CPI和PPI月度數據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CPI的高峰是在去年2月,上漲8.7%,低谷是在今年2月,下跌1.6%;而PPI的高峰是在去年8月,上漲10.1%,低谷是在今年4月,下跌6.6%。按照通常所說的傳導機制,上游的PPI應領先於CPI。但事實正好相反。怎麼來解釋這一現象呢?很顯然,CPI是居民最終消費的反映,CPI的波動領先於PPI,這個事實表明,近幾個月來是最終消費決定了價格走向。

  其次,PPI比CPI波幅更大,表現得更為極端。從最近這16個月的月度數據看,CPI的振幅為10.3個百分點,而PPI的振幅為16.7個百分點。而在今年4月的CPI數據中,食品下降1.3%,非食品下降1.5%,消費品下降1.5%,服務項目下降1.4%,降幅都在2個百分點之內。但同期的PPI數據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下降8.1%,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下降1.7%。同比降幅明顯高於CPI。

  上述現象說明了什麼?其一,經濟景氣還未好轉,供求關係很不穩定。CPI和PPI在16個月內上躥下跳,表明需求不穩,企業生產更是在忐忑中運行。其二,企業贏利前景難測,利潤趨勢不容樂觀。對企業來說,CPI和PPI的大幅下滑,意味著利潤空間將被大大擠壓。其三,經濟刺激政策效果如何,有待觀察。自去年11月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以來,已有5個多月時間。雖有時滯效應,但投資力度如此之大,還沒有在價格上反映出來,未免有些蹊蹺。

  由此來談三大困惑,就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症結了。首先是內需的困惑。內需有兩塊,一塊是投資,一塊是消費。現在是外需急劇萎縮,部分涉外產能過剩,而國內消費需求暫時又填不了這個缺口。在這種情況下,加大投資,實際上是加大供給。而從長計議,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固然有利於後代,也能增加當期的GDP。但激發居民的即期消費,更是當務之急,需要做更多工作。

  其次是外需的困惑。從近幾個月的進出口情況,以及利用外資情況看,儘管動用了多種辦法,包括累次調高出口退稅率,擴大貨幣互換等,為穩定外貿採取了多種措施,外貿下滑有所緩解,但由於外部環境發生了難以逆轉的變化,用什麼方式來降低對外依存度,以最小代價保持內外需平衡,不做賠錢的買賣,也是一個需要從戰略上考慮的問題。

  再次是政策的困惑。從CPI和PPI波動情況看,價格同比下滑可能還會延續一兩個月時間,但去年的價格數據,從巔峰到谷底,是反常的表現,不足為訓。其他數據也有類似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財政與貨幣政策何去何從,恐怕更多的要考慮最終需求,即國內城鄉居民最終的投資與消費需求。惟有如此,才能穿過數據迷霧,走上經濟振興的可行之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