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鄭永年: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http://www.CRNTT.com   2009-03-23 07:16:33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南方網昨天登載鄭永年文章“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全文如下:  

  全球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金融峰會即將於4月1日至2日在倫敦召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出席。在當前嚴重金融危機背景下如何重建國際經濟新秩序,是各國首腦關注的焦點。此前,在3月14日的G20財長、央行行長預熱式會晤中,儘管各國商定“盡一切可能”共同穩定全球經濟,但在“投入更多資金刺激經濟”還是“加強金融監管”的應對思路上,美國和歐洲的分歧已經充分顯現。 

  在這種國際格局下,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中國的態度受到美國和歐洲兩大集團的重視。本報特邀國際知名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獨家撰文,厘清相關問題。鄭永年教授認為,美國所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已成為美國從其他國家轉移財富的機制,中國不能一味、盲目地幫助美國恢復其經濟地位,而應在美國和歐洲之間尋求平衡,這才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中國應該完善現代國家制度、社會保障體系、金融體系,使人民幣成為基礎貨幣,最終建立金融多極化世界。 

  中國政府目前擁有龐大的財力,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否則,那麼多錢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流轉,實在太危險了。越是危機,老百姓越是不消費。要通過社會保障體系等制度的改革,使得老百姓有動力去消費。 

  對於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計,有的人說一兩年可以恢復了,也有人說三五年。不過正如很多人指出的,現在看來,這次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像對美國、對歐洲影響那麼大。究其原因,並不是中國的經濟體系、金融體系比歐美的好,而是由於中國的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 

  現在美國和歐洲,都在談重建國際金融秩序。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新興經濟體就變得重要起來,尤其是中國。我認為,中國要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國,參與未來國際經濟金融體制的建設很重要。對中國在這次改造和重建金融體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我們應該有全面而理性的認識。 

不能簡單地在美國和歐洲之間作單一的選擇 

  危機剛開始時,世界普遍認為,美國和歐洲之間跨大西洋聯盟的合作,就可以克服這次金融危機。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並不在歐美政界和學界的話語中。但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一方面是這次危機的深刻程度遠比人們預料的要嚴重得多,深刻得多。另一方面是歐美在應付危機上的不同思路。要歐美聯合起來,比較困難。歐洲和美國很難達成完全一致的共識,因為兩者的思路不一樣。歐洲最先看到美國的金融霸權的腐敗性和危害性,歐元體系產生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為了制衡美元。儘管歐洲眾多國家目前的經濟很難整合,歐元尚無能力成為與美元對抗的基礎貨幣,但其基礎形式已經在那裡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