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月刊:美國一個中國政策演變歷程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4-07-21 00:02:38  


 
  第二,美國尚未將在改革開放初期迅速發展的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20世紀80和90年代,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然而當時中國發展的經濟基礎仍然很薄弱,國家實力亦十分有限,因而美國對華政策的重心仍是合作,而非遏制和打壓。與此同時,經貿關係被視作中美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受到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2〕由此,這一時期中美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共贏,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疑慮,促使雙邊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平穩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美國在三個聯合公報文本上均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和健康發展,但其並不甘心放棄台灣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於是,常常通過“文字遊戲”來自我辯解。例如,美國在1972年《上海公報》中已然承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13〕然而,現在美國卻經常狡辯,聲稱他們從來沒有公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聲稱在上述表述中的“認識(Acknowledge)”,僅僅表達了美國對客觀事實的知曉,並未表明美國對“台灣是否屬於中國”的立場,並認為“認識(Acknowledge)”與“承認或認可(Recognize)”並不相同,以此為美國事後干涉中國內政、以“台灣地位未定論”名義插手台灣問題留下“進退空間”。另如,美國在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報》中明確聲稱:“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現在美國卻經常對該表述中的“承認(Acknowledge)”進行歪曲解釋,聲稱美國這個“承認”,是“事實承認”而非“立場承認”,即並不表明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同樣,美國在1982年的《八·一七公報》中也表達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但後來也經常作如此狡辯。至於“Acknowledge”究竟是“認知”還是“承認”的問題,是一個語言翻譯問題,因而三個聯合公報對美國的拘束力並不因其失信與狡辯而改變。

  (二)政策基礎由“三公報”變成“三公報一法”的動因

  在冷戰結束前,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是蘇聯,而不是中國,因而這一時期其實質性地推行了“一個中國”政策。隨著1994年《與台灣關係法》修正案和《1994-1995財年對外關係授權法案》的通過,美國“一個中國”政策進入新的階段,形成了基於“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並在之後長達二十餘年里持續堅持。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冷戰結束後,中美之間因共同對抗蘇聯而形成的戰略利益開始萎縮,而美台關係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雙邊關係,對美國維護自身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具有重要價值。為此,美國開始加強與台灣更加緊密的聯繫。相伴而來的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開始走偏。眾所周知,美國出台《與台灣關係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繼續維護美台“斷交”後美國在台灣的全方位利益,〔14〕其功能是為美國擴大對台售武和插手台灣問題提供所謂“法律依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