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歸泳濤:論各國經濟依存新時代與中美日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4-30 00:05:09  


 

  歸泳濤還提到了美國和日本在經濟安全政策及理念上的差異。首先,在對華脫鈎這一問題上,美國政界普遍認為對華脫鈎有利於美國,而日本方面並不支持對華脫鈎,認為此舉有損於自身利益。其次,美國對中國施加經濟脅迫,大幅度增加強制性經濟措施,同時試圖糾集排除中國的聯盟。反觀日本,雖然在整體戰略層面配合美國,但是在實際的行動中卻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例如在特朗普政府晚期,以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部分美國政客發起了所謂“清潔網絡”計劃,其目的在於從運營商、應用商店、移動應用等領域排擠中國互聯網企業、產品及服務,而當時日本並沒有參與該計劃。日本決定不參與“清潔網絡”計劃,一方面是由於中日在經濟上的緊密聯繫,另一方面則是考慮到了直接建立經濟技術排他聯盟存在著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風險。從宏觀角度看,美國一直視中國為經濟和安全領域的威脅,將中美關係看作零和博弈;而日本雖然在安全領域與中國對立,在經濟上也與中國存在著一定的競爭,但它仍然認為中國是世界市場和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因而始終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經濟關係。

  歸泳濤指出,作為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秩序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中美日三國,應努力權衡經濟相互依存與國家安全對立的關係。在他看來,美國目前在政界決策層面處於失衡狀態,其國內的經濟民族主義與技術民族主義正不斷高漲。日本則是抱著期望在各個方面都謀求平衡的“糾結”心態:一方面是對吸引力巨大的中國市場的重視和無法割舍,另一方面又因自己在經濟及供應鏈上依賴中國而產生擔憂和警惕。日本在本世紀初期提出的“中國+1”戰略或是日本將長期奉行的對華經濟安全政策,“中國+1”戰略即在依靠中國的同時轉移部分產業鏈到第三國。而中國方面一直堅持與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聯繫,反對經濟脫鈎。與此同時,中國也需要做好防範,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部分產業的供應鏈重組。

  最後,歸泳濤總結,與冷戰之後各國普遍採取促進世界自由貿易、加強全球技術交流互動的戰略重心不同,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加強了對於國家安全因素的考慮。各主要大國在無法切斷彼此間經濟聯繫而保持著合作的同時,又會在許多具體領域陷入競爭局面。這或許意味著經濟的相互依存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而競爭與合作並存也將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