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祖嘉:台灣糾結在核能與兩岸廿年走不出來

http://www.CRNTT.com   2021-11-16 00:05:51  


 
  林祖嘉指出,所有東西都有風險,所以要取捨,火力發電會嚴重空污,罹患肺結核、肺線癌致死的人變多,難道這個成本不算嗎?核能會不會出狀況是機率問題,台灣核能管理非常好,國際能源總署評價排名在前,上網一查便知。

  他說,現在說要加電價大家又不肯,要用那麼便宜的電,然後又不能污染,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林祖嘉表示,核能不但節省成本,它在某種程度來講是比較乾淨的,它不會有空氣細懸浮微粒PM2.5,也不會有二氧化碳(CO2),更不會有一氧化碳(CO)。

  林祖嘉指出,民進黨政府堅持2025非核家園,是因為核三廠預訂2025年除役,屆時所有核電都沒了,因此規劃2025能源結構是50%天然氣,30%燃煤、20%綠能,也就是“532”;可是現在天然氣發電20%都不到,2025年要怎麼變到50%?

  林祖嘉說,民進黨政府急著要蓋“三接”不願停下來,但蓋好也要7、8年,根本趕不上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

  林祖嘉分析,目前核能發電約13%,如果全拿掉用火力取代,天然氣雖沒有pm2.5,但它會產生一堆CO2。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13日達成逐步減少排碳的協議,各國又在喊“2050淨零碳排”,可是台灣80%要火力發電,這不是很慘嗎?

  林祖嘉指出,歐洲各國準備2023年實施部分“碳關稅”,台灣最好先課碳稅。舉例來說,台灣設定的碳稅大約一噸100塊新台幣,但歐洲現在是20歐元(約新台幣600元),所以一噸的產品出口先在台灣扣100元,到歐洲再加扣500元,這樣廠商絕對受不了。

  林祖嘉強調,綠能不能做為“基載”電力,因為台灣風力不穩定,用電高峰是每晚6、7點,那時沒有太陽能;而且綠能不能長時間貯存,天然氣與燃煤都有嚴重污染,相較之下只有核能最合適,如果廢掉核四,等於立即損失3千億,台電可能馬上面臨倒閉。

  林祖嘉說,馬政府主張“以核養綠、穩健減核”,意思是核四使用年限30年,若2020年啟動、2050年除役,這時有足夠時間把綠能的比例拉上來,比起民進黨2025年斷頭式“除核”要穩健多了,成本付出也較少,所以才說調整發電的過程一定要用比較穩定的方式進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