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武忠:耕耘“藍色糧倉” 遠景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1-08-15 00:03:48  


 
  中國每年自國外進口水產品567.86萬噸、進口額達155.65億美元,其中鮭魚達十萬多公噸,中國境內三文魚市場缺口大,而在中國國內從事鮭魚養殖擁有離消費市場最近,物流成本低,無須支付關稅,魚類品質佳鮮度高,成長週期較短等優勢,加以市場需求大(中國約3億人擁有生鮮、海產消費習慣),經營利潤優,值得大力來推動。不過未來在高經濟魚類選種育種,健康魚苗自主供應,綠色飼料生產,商用魚病疫苗開發,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最適經營規模,相關管理法規制定及建構完整的產業供銷鏈等,還有許多亟待克服之處,需要透過政策鼓勵,整合產官學資源全力來推動。

  台灣推動海上箱網養殖逾30年,但因為夏季颱風多,使得箱網養殖的管理與設施損耗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未能大力推廣。過去台灣箱網養殖區域多設置在風浪較小的內灣水域,缺乏完整的管理規範,加以內灣水域海水交換能力較差,養殖排泄物及殘餌容易沉積,尤其箱網養殖使用可能導威脅人類健康的殺蟲劑和抗生素,不僅產生嚴重的環境問題也導致養殖成效變差。

  這些年鑒於台灣沿近海魚類資源日漸枯竭,陸上養殖發展受限(部分養殖集中區地層嚴重下陷),政府除了實施魚苗放流(平均每年放流700多萬尾),劃設刺網漁業禁漁區、漁業資源保育區,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人工魚礁區及保護礁區外,還在屏東海域設置外海抗災型智能箱網示範場,惟因投資金額及風險高(根據國外保守估計,生產相同數量的魚類所需的離岸投資成本至少是近海地區的兩倍),魚類逃逸的風險高(去年還曾發生位於小琉球的箱網浮圈,受風浪影響外飄到枋山楓港海域),規模偏小無法發揮規模經濟優勢,政府投入的科研人力及經費遠遠不足,許多核心技術及設施未順利攻關仍需仰賴進口,漁業權爭端等,迄今尚未建立外海智能化箱網養殖系統、最適經營規模及經濟效益評估;而政府最新公布的“養殖漁業白皮書”,預計四年投入87.3億元,所列要積極推動的六大措施並未明列耕耘“藍色糧倉”畢竟想從陸上養殖,沿岸養殖過渡到海洋養殖需要進行政策、教育、技術、制度和管理模式等變革。

  耕耘“藍色糧倉”遠景固然可期,但在適當養殖海域選定,海洋養殖專區劃定,養殖病害防治(日本正在建立不用抗生素的養殖生產體制),防止養殖魚外逃技術,保護野生魚種法規制定(如挪威制定控制魚蝨的規則),合理的養殖保險制度,箱網結構選用(潛水系統成本較浮動裝置高出 20% 左右),具前瞻性的監管框架(美國國會正在推動旨在為美國近海水產養殖制定國家標準的(AQUAA) 法案),甚至將離岸養殖與能源生產(風能、潮汐及波浪等)相結合等,這些都有賴政府透過政策、科研及經費支持並制定獎勵投資措施,鼓勵民間企業參與。極端氣候已成常態,而台灣陸地耕地面積有限,且天然災害頻發,為確保糧食安全,改善漁村經濟,蔡政府應將建設“藍色糧倉”列為台灣重要的糧安政策,全力來推動,別光喊口號!

  (作者:李武忠,台灣農漁經學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