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化與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

http://www.CRNTT.com   2021-02-08 00:04:33  


 
  三是排他性。西方文化認識世界的方法是二分法的類屬性思維方法。類屬性法把所有的物體都視為分離、獨立的實體,不同的實體具有不同的本質屬性,A就是A,B就是B。而衝突性辯證法又強化了這種思維方法。這種辯證法認為整個世界是由相互獨立的不同類屬構成,在每一種結構中都存在正反兩個對立面,對立面之間的關係是矛盾、對立和衝突,衹有當一個占據了主導地位,消滅了另一方,這種內在的非調和性矛盾才能得以解決,才會形成一種新的矛盾結合體。這種思維方式與西方宗教上的一元論結合起來,則為對不同文明的征服提供了合理藉口。宗教上的一元論堅持人都衹能信仰一個神,一種宗教,其他宗教都是非法的、不被允許存在的,信仰這些非法宗教的人被稱為異教徒,應該受到懲罰甚至被消滅,在西方的歷史上,宗教戰爭十分頻繁,迫害異教徒的事件源遠流長。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思維方式加上其宗教觀念,使西方文化具有強烈的排他性。這種思維方式已經形成了西方認識世界、認識國家之間關係的定式,國家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征服與被征服被認為是國際關係的常態。

  總之,生成西方文明的地理及歷史環境催生了對個體價值的重視和強烈的競爭意識,形成了對物質力量的崇拜,其認識世界的方法催生了現代工業文明,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力量的崇拜,強化了人們對自然、對世界的征服意識。而宗教上的一元論則使得西方文化的寬容性大大降低。這些因素構成了西方文化中最突出的基因:征服——對自然的征服、對其他國家的征服。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國際關係是一種相互對抗的關係,合作共贏是難以想象的。西方現實主義對國際關係的經典認識就是國際社會是處於無政府狀態的,每個國家都必須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國家要贏得生存必須使自己強大,要麼通過擴張,要麼通過聯盟。國家之間的和平衹能通過均勢來維持,但這種均勢是動態的,一旦均勢被打破,戰爭就會爆發,從而形成新的均勢。這種悲觀的歷史循環論是這種國際體系的必然邏輯。

  二、中國文化與新型國際關係的養成

  中國與西方國際關係模式的接觸開啟了上百年的羞辱歷史,遭受了世界列強的入侵和掠奪。中國在接受西方國際關係模式、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關係體系的同時,也對這種強調鬥爭性、富有侵略性和擴張性的國際關係深惡痛絕,一直謀求建立一種有別於現代國際關係模式的新型國際關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謀求與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建立新型國際關係,認為這種關係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完全新型的國際關係,這種關係的基礎,是互相幫助和求得共同經濟高漲的真誠願望”。⑧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共同倡導並積極推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是中國為推動新型國際關係的構建而作出的努力。冷戰結束後,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建立了各種類型的“夥伴關係”,被認為不僅是國家關係內容和形式的更新,還是21世紀大國關係的新形態。⑨

  中國對新型國際關係的追求,既受到中國近代以來與西方主導的現代國際關係模式接觸的痛苦記憶的影響,也和中華文明的文化性格有關。中國與西方有著不同的文化發展道路,中華文明是一個獨立的文化體系,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續下來的文明。在漫長的歷史中,經常吸收外來文明,但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這造就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類型。這種不同於西方文化的獨特文化類型,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提供了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