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關係發展 新環境與新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0-04-27 00:09:41  


當前兩岸關係雖然受到島內外各種因素的干擾,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始終是兩岸同胞的最大共識。
  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上海台灣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室主任肖楊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新環境與新挑戰》,作者認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一場大考。民進黨當局卻“以疫謀獨”,利用新冠肺炎疫情趁機全面壓縮兩岸交流交往,煽動台灣民眾的“恐中”、“反中”情緒,給兩岸關係發展帶來嚴重損害。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局面逐漸從官方交流漫延至兩岸民間社會的交流交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入分析造成這種轉變的因素,有助於未來破除藩籬,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文章內容如下:

  一、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新環境

  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交流交往失去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官方交流機制停擺,兩岸民間交流也被蒙上陰影。美國更是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為由,大打“台灣牌”,企圖扼制中國大陸發展。

  (一)制度環境:從開放到管控

  2008年至2016年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經歷了和平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兩岸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包括國台辦與陸委會高層會面的制度化安排、兩岸兩會的制度化協商以及兩岸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之間機制化的交流平台,兩岸領導人也實現了歷史性會面。

  然而,隨著島內政黨輪替,民進黨當局在執政的第一任期,利用全面掌握行政和立法系統的優勢,通過修改一系列行政和司法規範、法規、條例,建構新的行政法理架構、嚴控兩岸交流交往、限縮兩岸人員往來、暗中推行“釋憲台獨”,特別是民進黨“黨團”推動的所謂“‘國安’六法”修法,包括修改“刑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家’安全法”和制定“反滲透法”,形塑所謂的“台灣國”氛圍,構築起阻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藩籬。其中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構成重大威脅的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之三修正草案和“反滲透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