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深度專訪:張建剖析“港獨”與香港法治

http://www.CRNTT.com   2017-08-31 00:07:25  


 
  中評社:“旺角暴動”被控暴動罪的18歲女被告李倩怡,早前棄保匿台,近期自稱受到一個“台獨”組織包庇,又聲稱不再相信香港有法治,您怎麼看待這個事件?
 
  張建:近幾年,“港獨”在香港的擴散和發展,起初階段也是借鑒了很多“台獨”的思想和創新的方式方法,特別是從西方理論之中尋找支撐。去年11月人大釋法之後,香港高等法院根據釋法的精神,先後取消了六位立法會議員的資格,遏制住了“港獨”的發展勢頭,使得不少“港獨”行徑轉向更加隱秘的方法,更多地向海外尋求支持的方式來繼續維持“港獨”發展。

  香港的高等法院近期先後判決了參與“佔中”、“旺角暴亂”等活動的社運人士,極端和激進的一些方式受到了遏制。李倩怡棄保匿台事實上也很正常,因為“台獨”與“港獨“相互串聯,是一直存在的。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的相近,“港獨”更多地從“台獨”身上尋求借鑒。大家看到,從“佔中”開始就有不少“台獨”力量給予“港獨”支持,“港獨”分子亦常常去台灣吸取經驗,無論是在理念、方式方法,亦或是資金上都在尋求“台獨”的支持。

  此次李倩怡去台灣尋求支持,說明“港獨”和“台獨”更加深入的相互串聯。大家也看到,蔡英文上台後,台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但也沒有公開大力支持“台獨”,因此只能夠通過一些柔性的、軟性的方式去推動“台獨”,特別是對香港發生的一些問題,蔡英文政府也是給予許多關注,實際上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向大陸表示一種潛在的牽制。

  中評社:您也提到“港獨”和“台獨”串聯的行為越來越多,國內目前針對“台獨”問題有《反分裂國家法》,但面對“港獨”問題,香港目前23條卻遲遲沒有立法,這是否也說明了香港制定23條立法的緊迫性?

  張建:是的。雖然人大釋法之後,暫時遏制了“港獨”的勢頭,但實際上有許多“港獨”分子轉向了更加隱秘的方式去推動“港獨”發展。由於現在香港沒有國家安全立法,沒能從根本上徹底取締、消除“港獨”和“台獨”、“疆獨”、“藏獨”在香港的存在和活動,所以23條立法是有其相當的緊迫性。

  根據香港當前的政治格局,以及整個香港社會與內地的關係,雖然23條立法有緊迫性,但是推動23條立法也是相當困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